首页 >> 行业新闻 >>肿瘤资讯 >>白血病、淋巴瘤 >> 警惕!达沙替尼治疗期间缺铁性贫血或预示巨细胞病毒结肠炎
详细内容

警惕!达沙替尼治疗期间缺铁性贫血或预示巨细胞病毒结肠炎

时间:2025-07-14     作者:医学编辑李可艾   阅读

  达沙替尼作为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治疗中疗效显著,但其免疫抑制副作用可能引发隐匿性感染。

360截图20240124100321830.jpg

  2024年《血液学进展》报道,接受达沙替尼治疗的CML患者中,12%出现缺铁性贫血(IDA),其中38%的IDA患者经结肠镜确诊为巨细胞病毒(CMV)结肠炎。机制上,达沙替尼通过抑制T细胞活化降低CMV特异性免疫应答,导致病毒再激活。研究显示,IDA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平均15μg/L)显著低于非IDA患者(平均85μg/L),且CMV-DNA载量与贫血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临床实践中,若达沙替尼治疗患者出现不明原因IDA(血红蛋白<100g/L且铁代谢指标异常),应立即进行CMV-PCR检测及结肠镜筛查。确诊CMV结肠炎后,需暂停达沙替尼并启动更昔洛韦(5mg/kg bid)治疗,直至病毒载量转阴。预防方面,建议治疗前筛查CMV-IgG,阳性患者每3个月监测CMV-DNA,可降低结肠炎发生率60%。

达沙替尼(小)孟加拉.png

  达沙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选择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结尾图片.jpg

治疗方案
更多
行业新闻
更多
药品资讯
更多
联系我们
更多

联系电话:400-001-9763、010-67385800

QQ: 2952046056

公司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龙森留学生创业园,科创十四街99号33幢D座8层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01-9763
- 咨询顾问
扫一扫,立即咨询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