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在《Gut》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这项大规模研究表明,司美格鲁肽及其他GLP-1受体激动剂的使用,与2型糖尿病和慢性肝病患者患上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降低有关。

慢性肝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可进一步发展为失代偿性肝硬化、肝细胞癌和肝脏相关死亡。而2型糖尿病则是代谢紊乱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的主要预测因素和肝病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尽管目前还没有针对MASLD的治疗药物获批上市,但已获批的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被视为一类有潜力的MASLD治疗药物。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统计了2010-2020年间瑞典所有患有慢性肝病和2型糖尿病的患者数据。他们比较了接受GLP-1受体激动剂(包括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度拉鲁肽、艾塞那肽、利西拉肽)治疗和未接受该治疗的患者发生严重肝损伤的风险。结果显示,那些长期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的患者后期发展为更严重的肝病形式(如肝硬化、肝癌)的风险显著降低。
研究团队表示,这一结果表明GLP-1受体激动剂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预防并发2型糖尿病的患者患上严重肝病。这项研究发现,坚持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十年以上的患者,患上严重肝病的风险降低了一半(49%)。这一发现对于慢性肝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