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血液性疾病,表现为血液中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针对这一病症,有多种升血小板药物可供选择,其中艾曲泊帕和阿伐曲泊帕是两种常用的口服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尽管它们的作用机制相似,但在使用、效果和适应症方面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艾曲泊帕是第一代的TPO-RA,于2008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血小板减少。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诱导刺激巨核细胞的分化和增殖来增加血小板计数。在中国,艾曲泊帕于2018年上市,主要适应症是经一线治疗收益较低的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相比之下,阿伐曲泊帕是第二代TPO-RA,于2020年在中国正式获批上市。它的适应症更广泛,不仅用于慢性肝病(CLD)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成年患者,还适用于对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原发性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成人患者。阿伐曲泊帕的临床试验相对较少,但其在增加血小板计数方面的效果已被证实,且耐受性良好。
在药物使用方面,艾曲泊帕存在一些限制。由于艾曲泊帕与食物和多价阳离子存在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其吸收,因此需要在空腹时服用,并避免与含有钙、铁、锌、铝、镁等多价阳离子的食物或药物同时服用。而阿伐曲泊帕则没有这样的限制,可以与食物一起服用,更适合肝病患者。
此外,从临床试验数据来看,阿伐曲泊帕在升血小板方面的效果可能更为显著。研究显示,每日20mg剂量的阿伐曲泊帕产生的血小板峰值比每日75mg剂量的艾曲泊帕高3~5倍。在另一项研究中,阿伐曲泊帕治疗组的血小板反应率也高于安慰剂组。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尽管阿伐曲泊帕在某些方面可能具有优势,但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使用条件。患者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自身情况做出选择。同时,对于任何处方药,都应遵循医生的指导,不要自行服药或停药。
总的来说,艾曲泊帕和阿伐曲泊帕作为升血小板药物,在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方面都有一定的疗效。

艾曲波帕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