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elumab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效果确实与肿瘤的分子特征密切相关。从MITO
END-3研究的预定转化分析可以看出,Avelumab在微卫星不稳定性高(MSI-H)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疗效显著,而在微卫星稳定(MSS)的肿瘤患者中,尤其是存在TP53突变的患者中,其疗效并不明显。

首先,我们要理解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类。子宫内膜癌可分为POLE超突变、MSI超突变、低拷贝数和高拷贝数四个亚组,每个亚组都有其独特的分子特征和预后。例如,POLE突变会降低复发风险,而TP53突变则会提高复发风险。
在MSS子宫内膜癌中,TP53突变尤为常见,且往往与浆液形态、晚期分期和较差的预后相关联。然而,对于这类患者,免疫疗法如Avelumab的效果并不理想。MITO
END-3研究的结果显示,TP53突变与Avelumab疗效不佳存在统计学上显著的相互作用,这可能意味着TP53突变与免疫疗法耐药性有关。
尽管如此,MSS子宫内膜癌患者并非没有治疗希望。这些患者往往存在其他可靶向的突变,如PIK3CA、ARID1A和PTEN等。这些突变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靶点,或者与免疫疗法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事实上,已有研究正在探索针对这些突变的新靶向药物或药物组合。
总之,Avelumab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分子特征进行个体化选择。对于MSS且存在TP53突变的患者,可能需要探索其他治疗策略或药物组合,以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