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旨在评估抗白细胞介素36受体抗体spesolimab对中重度掌跖脓疱病(PPP)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该IIb期临床试验设计包括一个至第4周(W)的负荷剂量期,随后是至第52周的维持剂量期。患者被按照2:1:1:1:2的比例随机分配到不同的治疗组:皮下注射spesolimab
3000mg(第4周),然后600mg每4周一次;spesolimab 3000mg(第4周),然后300mg每4周一次;spesolimab
1500mg(第4周),然后600mg每4周一次;spesolimab
1500mg(第4周、第16周),然后300mg每8周一次;或安慰剂组,该组在第16周转用spesolimab
600mg每4周一次。主要疗效评估指标是第16周时掌跖脓疱面积和严重指数(PPP
ASI)相对于基线的百分比变化。同时,我们还评估了次要疗效终点,即掌跖脓疱医师总体评估(PPP
PGA)评分为0/1的患者比例,并对安全性进行了全面评估,包括不良事件(AE)和局部耐受性。
共有152名患者接受了治疗。虽然主要研究终点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但spesolimab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的平均差异范围在-14.6%(95%置信区间[CI]:-31.5%,2.2%)至-5.3%(95%
CI:-19.1%,8.6%)之间。值得注意的是,在第16周时,接受spesolimab治疗的患者中有23名(21.1%)达到了PPP PGA
0/1的评分,而安慰剂组仅有2名(4.7%)患者达到此评分(平均差异16.4%;95%
CI:3.8%,25.7%)。到第52周时,这一数字分别增加到59名(54.1%;联合使用spesolimab)和12名(27.9%;从安慰剂改用spesolimab)。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安慰剂相比,非亚洲患者在第16周时的主要疗效终点(平均差异-17.7%;名义P=0.0394)和PPP
PGA 0/1的评分均有显著改善。
在安全性方面,spesolimab和安慰剂组的不良事件和因不良事件而停药的比率相似。然而,与安慰剂相比,spesolimab的局部耐受性事件和注射部位反应更为常见。
综上所述,虽然本研究未能实现证明非平坦剂量反应关系和概念验证的主要目标,但spesolimab在次要疗效终点和非亚洲患者中显示出潜在的适度获益。此外,spesolimab通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为其在PPP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