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沙替尼的作用机制涉及多条信号通路的调控,其通过阻断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存活和迁移,实现抗白血病效应。

BCR-ABL融合基因是CML的致病标志,其编码的酪氨酸激酶通过持续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如RAS-MAPK、PI3K-AKT和JAK-STAT),促进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抗凋亡。达沙替尼通过竞争性结合BCR-ABL的ATP结合位点,抑制其激酶活性,从而阻断这些信号通路的传导。例如,达沙替尼能抑制RAS-MAPK通路,减少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使白血病细胞停滞于G1期;同时,它还能抑制PI3K-AKT通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
SRC家族激酶(如SRC、LYN、HCK)在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迁移和黏附中发挥重要作用。达沙替尼能同时抑制SRC家族激酶的活性,从而阻断白血病细胞与骨髓微环境的相互作用。例如,达沙替尼能抑制LYN激酶,减少白血病细胞对骨髓基质细胞的黏附,促进其从骨髓释放至外周血,进而被药物清除。此外,SRC家族激酶的抑制还能降低白血病细胞的迁移能力,减少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的风险。
达沙替尼通过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它下调抗凋亡蛋白(如BCL-XL、MCL-1)的表达,同时上调促凋亡蛋白(如BAX、BAK)的表达,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丧失和细胞色素C释放,最终激活caspase级联反应,引发细胞凋亡。此外,达沙替尼还能通过抑制NF-κB通路,阻断白血病细胞的抗凋亡信号,增强其对药物的敏感性。
达沙替尼能下调促血管生成因子(如VEGF、bFGF)的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在CML小鼠模型中,达沙替尼治疗能显著减少骨髓微血管密度,降低白血病细胞的营养供应,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这一机制可能与其抑制SRC家族激酶和PI3K-AKT通路有关,因为这些通路在肿瘤血管生成中发挥关键作用。

达沙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选择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