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FR融合作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后的获得性耐药机制以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aNSCLC)的新靶点。

FGFR1/2/3融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报道很少,包括作为EGFRTKI治疗后罕见的获得性耐药机制。
研究纳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FGFR2/3融合病例进行评估;有或没有共存EGFR突变的FGFR2/3融合患病率。
在研究(n=57,445)中,FGFR2和FGFR3融合的患病率分别为0.02%和0.26%。FGFR3-TACC3融合占主导地位(91.5%)。在23.8%的病例中,FGFR2/3融合与EGFR致敏突变共存(外显子19del,64.1%;L858R,33.3%,L861Q,2.6%)。在同时存在FGFR融合和EGFR敏化突变的样本中,41.0%还包含EGFR耐药突变。TASMC(n=161)中,1例新发FGFR3-TACC3检测到融合(患病率,0.62%)。3名使用EGFRTKI治疗后出现FGFR3-TACC3融合的患者中,2名接受EGFRTKI加erdafitinib厄达替尼治疗,临床获益持续时间分别为13.0个月和6.0个月。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超过23%的FGFR2/3融合可能与EGFRTKI治疗后获得性耐药相关。在这种临床情况下,EGFRTKI和FGFRTKI的组合代表了一种有前途的治疗策略。

厄达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孟加拉碧康制药生产,Erdanib品质有保障,如需购买厄达替尼仿制药Erdanib,可出国就医,“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具体处理办法还是要医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进行处理。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