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400-001-9763、010-67385800
QQ: 2952046056
公司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龙森留学生创业园,科创十四街99号33幢D座8层
|
普拉曲沙联合阿糖胞苷:难治性ATL患者3周PR,肿瘤细胞下降37.5%时间:2025-08-15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是一种与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HTLV-1)感染相关的侵袭性疾病,传统化疗方案疗效有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许贞书教授团队采用普拉曲沙联合阿糖胞苷方案,成功使一例多线治疗失败的ATL患者在3周内达成PR,肿瘤细胞占比下降37.5%,为复发/难治性ATL治疗提供了新范式。 病例背景:高侵袭性ATL的挑战 患者为46岁女性,确诊为ATL(CD4+CD7-克隆性T细胞浸润),伴乙肝表面抗原携带。初始治疗采用Hyper-CVAD-A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但外周血淋巴瘤细胞占比仅从100%降至13%,骨髓MRD仍达11.15%。PET-CT显示双颈部、纵隔及双肺门多发淋巴结肿大伴代谢增高,提示疾病持续进展。 方案优化:普拉曲沙替代MTX的机制突破 传统Hyper-CVAD-B方案以MTX联合阿糖胞苷为核心,但MTX在ATL中的疗效受限。研究显示,普拉曲沙对RFC-1的亲和力是MTX的12倍,且在肿瘤细胞内聚谷氨酰化效率高10倍,药物浓度可达MTX的120倍。基于此,团队将B方案中的MTX替换为普拉曲沙(30mg/m²/周),并联合阿糖胞苷(1g/m²/q12h×4天),同时给予亚叶酸钙15mg(q6h)预防黏膜炎。 疗效评估:3周快速缓解的分子基础 治疗3周后,患者疗效评估达PR: 影像学改善:颈部淋巴结缩小至可触及范围以下,PET-CT显示原代谢增高病灶SUV值下降≥50%。 细胞学缓解:骨髓流式细胞学检测异常细胞占比从48.0%降至0.5%,外周血淋巴瘤细胞完全消失。 生物标志物动态:血清LDH从318IU/L降至正常范围,β2-微球蛋白从2.48mg/L降至1.2mg/L,提示肿瘤负荷显著降低。 进一步分析显示,普拉曲沙通过抑制DHFR阻断胸腺嘧啶合成,同时阿糖胞苷抑制DNA聚合酶,二者协同导致肿瘤细胞S期阻滞和凋亡。体外实验证实,该联合方案对ATL细胞系的IC50较单药降低60%,且对CD4+CD7-亚群的特异性杀伤作用增强。 安全性管理:亚叶酸钙的精准解救 治疗期间患者仅出现1级呕吐和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最低0.8×10⁹/L),未发生口腔黏膜炎。这一结果得益于亚叶酸钙的精准解救策略: 时间窗控制:普拉曲沙给药6小时后开始输注亚叶酸钙,避开药物吸收高峰期。 剂量优化:15mg/q6h的剂量既可中和细胞外MTX类似物,又不影响细胞内普拉曲沙的聚谷氨酰化。 疗程设计:连续2天解救覆盖普拉曲沙的代谢周期,避免药物蓄积毒性。 临床意义:从个案到治疗标准的跨越 该病例为复发/难治性ATL提供了首个基于普拉曲沙的联合方案。目前,团队正开展多中心II期研究(NCT05678912),计划纳入50例ATL患者,评估普拉曲沙联合阿糖胞苷的3年OS率。初步数据显示,在12例可评估患者中,ORR达75%,中位PFS尚未达到,显著优于历史对照(CHOP方案ORR 30%,中位PFS 2个月)。这一结果支持将普拉曲沙联合方案纳入ATL的二线治疗指南。 普拉曲沙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