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400-001-9763、010-67385800
QQ: 2952046056
公司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龙森留学生创业园,科创十四街99号33幢D座8层
|
多靶点激酶抑制剂洛普替尼:克服ROS1/NTRK/ALK耐药突变的新希望时间:2025-08-14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实体瘤治疗领域,ROS1、NTRK和ALK基因融合驱动的肿瘤因缺乏有效靶向药物长期面临治疗困境。洛普替尼(Repotrectinib)作为新一代口服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凭借其独特的分子结构与广谱抗癌活性,成为破解耐药突变的关键突破。 多靶点协同作用机制 洛普替尼通过抑制ROS1、NTRK1/2/3及ALK激酶活性,阻断肿瘤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其分子量小且与靶点蛋白结合位点位于“ATP口袋”内,可穿透血脑屏障并规避多种耐药突变。体外研究显示,洛普替尼对ROS1的抑制效力较克唑替尼和恩曲替尼高90倍以上,对NTRK的抑制效力是拉罗替尼的100倍。 针对耐药突变的临床突破 在ROS1阳性NSCLC中,传统TKI药物(如克唑替尼)治疗后常出现G2032R、D2033N等耐药突变。TRIDENT-1试验纳入17例携带ROS1 G2032R突变的患者,洛普替尼治疗客观缓解率(ORR)达59%,其中1例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这一数据显著优于劳拉替尼(ORR 27%),证明洛普替尼可有效克服传统TKI耐药机制。 对于NTRK基因融合实体瘤,洛普替尼同样展现潜力。2021年FDA授予其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接受过1-2种TRK-TKI治疗后进展的晚期实体瘤患者。试验中,1例NTRK融合黑色素瘤患者经洛普替尼治疗后肿瘤缩小42%,且持续缓解超12个月。 跨癌种治疗潜力 洛普替尼不限癌种特性源于其对靶点基因融合的普适性。在甲状腺癌、胃肠道间质瘤等NTRK融合实体瘤中,早期试验显示ORR达50%-60%。例如,1例甲状腺癌患者接受洛普替尼治疗后,肺转移灶缩小65%,且未出现新发脑转移。 安全性优势与剂量优化 洛普替尼最常见不良反应为1-2级头晕(58%)、味觉障碍(50%)和感觉异常(30%),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仅9%。通过剂量调整策略(如160mg每日两次),可有效控制不良反应:TRIDENT-1试验中仅3%患者因副作用停药,显著低于劳拉替尼(18%)。 洛普替尼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