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400-001-9763、010-67385800
QQ: 2952046056
公司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龙森留学生创业园,科创十四街99号33幢D座8层
|
BRAF/MEK双靶向联合治疗(曲美替尼+达拉非尼)的发热管理策略与剂量调整原则时间:2025-09-19 BRAF/MEK双靶向联合治疗(曲美替尼+达拉非尼)作为BRAF V600突变黑色素瘤的标准治疗方案,其疗效显著,但发热作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57%,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本文结合国际临床研究数据,系统梳理发热管理策略与剂量调整原则。 一、发热的发生机制与临床特征 发热是达拉非尼与曲美替尼联合治疗的核心毒性,其机制可能与BRAF抑制剂诱导的IL-1β、IL-6等促炎因子释放有关。COMBI-APlus研究显示,发热中位发生时间为治疗第4周,中位持续3-9天,约50%患者经历3次及以上发热事件。发热分级(CTCAE 5.0)中,3-4级发热(体温>40℃或伴低血压、脱水、肾功能衰竭)占比17%,严重并发症如肾衰竭发生率0.5%、晕厥0.7%。 二、发热管理策略 分级处理原则 1-2级发热(体温38-40℃):立即暂停双药,直至体温<38℃且症状缓解24小时后,以原剂量恢复治疗。 3-4级发热或复杂发热(伴寒战、低血压、脱水):暂停双药,症状缓解24小时后,以低一级剂量恢复治疗(如达拉非尼从150mg bid减至100mg bid,曲美替尼从2mg qd减至1.5mg qd)。若复发,需永久停药。 复发性发热(首次缓解后3周内复发):恢复治疗时采用糖皮质激素预防(泼尼松7.5-25mg/d)或间歇给药(如治疗12天、停药2天)。 退热药物选择 对乙酰氨基酚(4-6小时1g,每日≤4g)或布洛芬(4-6小时400mg,每日≤1.2g)为一线选择。 若48小时内未缓解,需排除感染(如血培养、尿常规)后,考虑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0mg/d×5天)。 多学科协作模式 加拿大共识推荐建立“医-药-护”共管小组,通过用药宣教、每日随访、肾功能监测(肌酐、电解质)降低严重并发症风险。COMBI-APlus研究中,适应性管理策略使3/4级发热发生率从20%降至8%,1年无复发生存率达91.8%。 三、剂量调整原则 首次剂量调整 达拉非尼减量顺序:150mg bid→100mg bid→75mg bid→停药;曲美替尼减量顺序:2mg qd→1.5mg qd→1mg qd→停药。 COMBI-d/v研究显示,剂量调整后患者仍可维持疗效,5年总生存率34%。 长期治疗优化 对于频繁发热(≥3次/月)患者,澳大利亚指南推荐间歇给药(如治疗12天、停药2天),可降低发热频率30%-50%。 中国多中心研究证实,延长辅助治疗至>1年未增加发热风险,且复发率从37.8%降至11.7%。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