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帕塞替尼治疗HR阳性乳腺癌的III期研究结果解读时间:2025-09-17 卡帕塞替尼作为首个获批的AKT抑制剂,在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治疗中展现了突破性疗效。其核心突破源于III期临床试验CAPItello-291的里程碑式成果,该研究为药物获批提供了关键证据。 试验设计与人群特征 CAPItello-291纳入708例接受过至少一种内分泌治疗(含CDK4/6抑制剂)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卡帕塞替尼(400mg bid,用药4天/停3天)联合氟维司群组或安慰剂联合氟维司群组。研究采用双盲设计,主要终点为总人群及PIK3CA/AKT1/PTEN突变亚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疗效数据:显著延长生存期 总人群中,卡帕塞替尼组中位PFS达7.2个月,较安慰剂组的3.6个月延长近一倍(HR=0.60,P<0.001)。在突变亚组(占总体48%),疗效更为显著:卡帕塞替尼组PFS为7.3个月,安慰剂组仅3.1个月(HR=0.50,P<0.001)。次要终点显示,卡帕塞替尼组客观缓解率(ORR)为22.8%,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12.0%。 安全性:可控的毒副作用 卡帕塞替尼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72%)、皮疹(58%)、高血糖(45%)和恶心(36%),但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高血糖(13%)、皮疹(8%)、腹泻(6%)。通过剂量调整(如减至300mg bid)和支持治疗,仅11%患者因不良反应中断治疗。其独特的间歇给药方案(用药4天/停3天)有效降低了毒性累积风险。 临床意义:填补治疗空白 HR+/HER2-乳腺癌占乳腺癌病例的69%,但约50%患者存在PIK3CA/AKT1/PTEN突变,导致内分泌治疗耐药。卡帕塞替尼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恢复对氟维司群的敏感性,为这类患者提供了首个靶向治疗方案。FDA基于此研究结果,于2023年11月批准卡帕塞替尼联合氟维司群用于突变患者的二线治疗,NCCN指南同步将其列为I级推荐。 卡帕塞替尼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