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Richter转化变异型(DLBCL-RT)因化疗耐药性和预后不良而备受挑战。为寻求一种能激发抗肿瘤免疫反应且避免化疗的联合治疗方案,我们针对DLBCL-RT患者开展了一项II期研究,采用atezolizumab(PD-L1抑制剂)联合维奈克拉(Venetoclax)与obinutuzumab进行治疗。

本研究纳入的是经活检证实的由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转化为DLBCL的患者,这些患者之前未接受过针对DLBCL-RT的治疗(尽管他们可能已接受过CLL治疗),年龄18岁及以上,且东部肿瘤合作组(ECOG)评分在0-2之间。患者之前不得使用过本研究三联药物组合中的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包括:21天为一周期的35个周期治疗,其中obinutuzumab通过静脉注射给药(第1周期第1天100mg,第2天900mg,第8天和第15天各1000mg;第2-8周期第1天1000mg),atezolizumab同样静脉注射(第1周期第2天1200mg,第2-18周期第1天均为1200mg),维奈克拉则口服给药(初始剂量20mg/天逐步增加,按照CLL治疗时间表,第1周期第15天开始,从第3周期第1天至第35周期第21天,每天400mg)。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意向治疗人群在第6周期第21天的总体缓解率(ORR),预设ORR达到67%或以上具有临床意义,而40%或以下的ORR则拒绝零假设。
共有28例患者入组(男性12例[43%],女性16例[57%])。中位随访时间为16.8个月(四分位距7.8-32.0)。至第6周期,28例患者中有19例获得缓解,ORR为67.9%(95%置信区间47.6-84.1)。在安全性方面,28例患者中有17例(61%;95%置信区间40.6-78.5)报告了3级或更高级别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最为常见(11例[39%;21.5-59.4])。8例患者(29%;14.2-48.7)报告了严重TRAEs,感染最为频繁(5例[18%;6.1-36.9])。研究期间有2例(7%)患者因不良事件死亡,分别死于败血症和真菌性肺炎,但研究者认为这些死亡与治疗无直接关联。6例(21.4%)患者发生免疫相关不良事件,但均未导致治疗中断。未观察到肿瘤溶解综合征。
综上所述,atezolizumab、维奈克拉(Venetoclax)与obinutuzumab的三联疗法展现出了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示这种无化疗方案有望成为DLBCL-RT患者的一种新型一线治疗选择。

维奈克拉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