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将靶向治疗(TT)和免疫检查点阻断剂(ICB)与标准护理作为一线化疗后无进展的晚期EGFR、ALK野生型(wt)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维持策略进行比较。主要结局是无进展生存期(PFS)。

在研究1中的175名患者中,116名患者接受TT(selumetinib、vistusertib、capivasertib康力美芬、AZD4547、AZD8931、vandetanib、olaparib、savolitinib),59名患者接受标准治疗。TT组的中位PFS为2.7个月[95%置信区间(CI),1.6-2.9],而标准护理组的中位PFS为2.7个月(1.6-4.1)(HR,0.97;95%CI,0.7-1.36;P=0.87)。任何分子亚组内的PFS均无显著差异。
在研究2中,183名患者被随机分组,其中121名患者接受durvalumab,62名患者接受标准治疗。durvalumab组的中位PFS为3.0个月(2.3-4.4),而标准护理组的中位PFS为3.0个月(2.0-5.1)(HR,0.86;95%CI,0.62-1.20;P=0.38)。
对于PD-L1肿瘤比例评分(TPS)≥1%的患者,durvalumab的获益增强。
分子谱分析可以指导EGFR/ALKwt非小细胞肺癌维持策略的治疗选择;对于PD-L1≥1的患者,durvalumab为治疗带来益处。
如需买药,可自行出国就医。“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具体处理办法还是要医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进行处理。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