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400-001-9763、010-67385800
QQ: 2952046056
公司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龙森留学生创业园,科创十四街99号33幢D座8层
|
伊曲莫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内镜改善率41.8% vs 安慰剂17.8%时间:2025-08-22 溃疡性结肠炎(UC)作为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肠病,其治疗目标已从单纯症状控制转向黏膜愈合与长期预后改善。伊曲莫德(VELSIPITY®,etrasimod)作为新一代高选择性鞘氨醇-1-磷酸(S1P)受体调节剂,通过靶向S1P受体1、4、5亚型,精准调控淋巴细胞迁移,在亚洲最大规模Ⅲ期临床研究中展现出突破性疗效。 一、核心数据:内镜改善率显著超越安慰剂 在覆盖340例中重度UC患者的亚洲多中心Ⅲ期试验中,伊曲莫德维持期治疗40周后,内镜改善率达41.8%,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17.8%(p<0.0001)。这一数据与全球Ⅲ期ELEVATE UC 52试验结果高度一致:该试验中,伊曲莫德治疗52周的内镜改善率为49.3%,较安慰剂组的15.0%提升超3倍。值得注意的是,亚洲研究纳入的患者中62%曾对生物制剂或JAK抑制剂治疗失败,进一步验证了伊曲莫德在难治性人群中的有效性。 黏膜愈合作为核心治疗终点,直接关联疾病复发率与结直肠癌风险。伊曲莫德在亚洲研究中实现52周黏膜愈合率52%、黏膜完全正常化46%,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12%和3%。ELEVATE UC 12试验的12周数据亦显示,伊曲莫德组黏膜愈合率达26%,较安慰剂组的15%提升73%,且起效迅速,2日内即可观察到症状缓解。 二、机制优势:精准调控免疫与炎症网络 伊曲莫德通过选择性结合S1P受体1、4、5,诱导外周血淋巴细胞隔离,减少活化的T/B细胞向肠道黏膜的浸润,同时保留淋巴细胞在淋巴组织中的正常功能。这种“靶向隔离”机制避免了传统免疫抑制剂的全身性抑制,降低了感染风险。此外,S1P受体4亚型的调节可能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化,减少肠道纤维化进展,为UC的长期结构修复提供理论支持。 三、安全性与耐受性:长期随访数据夯实信心 全球4年安全性随访纳入1196例患者,暴露矫正发生率仅1.63每人年,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亚洲研究中,伊曲莫德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12%)与安慰剂组(10%)相当,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15%)和上呼吸道感染(12%),多为轻中度且可逆。与JAK抑制剂相比,伊曲莫德无严重感染、恶性肿瘤或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风险增加的担忧,美国FDA未对其添加黑框警告。 四、临床价值:重塑UC治疗格局 基于ELEVATE系列试验,伊曲莫德已被2024年美国胃肠病学协会(AGA)指南推荐为中重度UC的一线治疗选择。其每日一次口服的便捷性显著优于注射用生物制剂,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至92%。在中国,UC患者数量预计将从2024年的80万增至2030年的100万,伊曲莫德凭借“黏膜愈合+长期安全”的双重优势,有望成为该领域的标杆药物。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