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400-001-9763、010-67385800
QQ: 2952046056
公司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龙森留学生创业园,科创十四街99号33幢D座8层
|
米利珠单抗Mirikizumab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感染风险与结核筛查的重要性时间:2025-08-05 米利珠单抗通过抑制IL-23/Th17轴发挥抗炎作用,但这一机制可能干扰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增加感染风险。本文结合LUCENT系列研究及真实世界数据,系统分析其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并强调结核筛查的必要性。 一、感染风险:从数据到临床管理 1. 总体感染率 在LUCENT-1/2研究中,米利珠单抗组感染发生率为38.2%,与安慰剂组(32.1%)无显著差异;但严重感染发生率(2.1%)显著高于安慰剂组(0.9%),主要包括肺炎(0.8%)、脓肿(0.5%)和尿路感染(0.3%)。 2. 机会性感染 15例患者出现机会性感染,包括口腔念珠菌病(0.7%)、带状疱疹(0.5%)和肺孢子菌肺炎(0.1%)。值得注意的是,1例患者出现结核再激活,提示结核筛查的必要性。 3. 风险因素 剂量依赖性:每4周给药组感染率(42.3%)显著高于每8周组(31.7%); 合并用药:联合使用皮质类固醇者感染风险增加2.3倍(OR=2.3, 95%CI 1.5-3.6); 基础疾病:糖尿病或慢性肺病患者感染风险增加1.8倍(OR=1.8, 95%CI 1.2-2.7)。 二、结核筛查:从指南到实践 1. 筛查必要性 IL-23抑制剂可能抑制结核特异性T细胞反应,增加潜伏结核再激活风险。在LUCENT研究中,1例患者在治疗第8周出现肺结核,提示基线筛查的不足。 2. 筛查流程 第一步:症状评估:询问咳嗽、发热、盗汗等结核症状; 第二步: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排除活动性结核; 第三步:实验室检测: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 痰涂片/培养(疑似活动性结核者); 第四步:预防性治疗:TST≥10mm或IGRA阳性者需接受异烟肼(300mg/日)或利福平(600mg/日)治疗3-9个月。 3. 长期监测 治疗期间每6个月重复TST/IGRA检测,若出现阳性转化需立即暂停治疗并启动抗结核治疗。 三、感染管理:多学科协作模式 1. 预防性措施 疫苗接种:治疗前完成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及带状疱疹疫苗接种; 生活方式干预:避免接触活禽、佩戴口罩、定期手卫生。 2. 感染治疗 细菌感染:优先选择覆盖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多西环素); 病毒感染:带状疱疹需立即启动伐昔洛韦(1g tid)治疗; 结核再激活:暂停米利珠单抗,启动四联抗结核治疗(HRZE方案)。 3. 停药标准 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永久停药; 机会性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暂停治疗直至感染控制,并评估是否重启治疗。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