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新闻 >>疾病资讯 >>风湿免疫皮肤疾病 >> 米利珠单抗获批溃疡性结肠炎:IL-23抑制剂的新竞争者
详细内容

米利珠单抗获批溃疡性结肠炎:IL-23抑制剂的新竞争者

时间:2025-04-29     作者:医学编辑陈筱曦   阅读

  米利珠单抗(Mirikizumab)作为首个获批用于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IL-23p19亚基抑制剂,通过阻断IL-23信号通路,显著改善临床缓解率和内镜应答。本文结合LUCENT-1和LUCENT-2临床试验数据,解析其疗效、安全性及市场定位。

headkonmed (1).jpg

  临床研究结果

  LUCENT-1研究

  米利珠单抗200 mg组24.2%(P<0.001 vs 安慰剂13.3%),600 mg组21.8%(P=0.001)。

  设计: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试验,纳入1196例中重度UC患者,接受米利珠单抗200 mg(n=398)、600 mg(n=399)或安慰剂(n=399)治疗12周。

  主要终点:第12周临床缓解率(Mayo评分≤2分且无子评分>1分):

  次要终点:内镜改善率(Mayo内镜评分0或1分):200 mg组35.2%,600 mg组31.3%,安慰剂组10.2%(P<0.001)。

  LUCENT-2维持治疗研究

  Q4W组46.8%,Q12W组37.0%,安慰剂组14.7%(P<0.001)。

  设计:LUCENT-1应答者随机分配至米利珠单抗200 mg每4周(Q4W)或每12周(Q12W)维持治疗,或安慰剂,至52周。

  主要终点:第52周临床缓解率:

  内镜缓解率:Q4W组58.3%,Q12W组47.6%,安慰剂组18.2%(P<0.001)。

  机制与优势

  靶向IL-23p19亚基

  IL-23通过激活Th17细胞释放IL-17、IL-22等促炎因子,参与UC黏膜损伤。米利珠单抗特异性结合IL-23p19亚基,阻断下游信号传导。

  动物模型显示,米利珠单抗可减少结肠组织中IL-17A+细胞浸润,降低组织学炎症评分。

  长期疗效与安全性

  3年随访数据:LUCENT-3研究显示,Q4W维持治疗组80%患者持续临床缓解,内镜缓解率达65%。

  安全性: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10.3%,与安慰剂组(17.1%)相比无显著差异。常见AE包括上呼吸道感染(12.5%)、贫血(5.8%)。

  市场竞争分析

  IL-23抑制剂竞争格局

  组织学缓解率:LUCENT-1研究显示,米利珠单抗组Geboes评分≤2.0的患者比例达45.6%,显著高于安慰剂组18.9%(P<0.001)。

  排便紧迫性改善:针对UC疾病活动指数(UCDAI)中排便紧迫性评分,米利珠单抗组改善率达62.3%,优于安慰剂组34.1%(P<0.001)。

  已获批药物:乌司奴单抗(IL-12/23抑制剂)、古塞奇尤单抗(IL-23p19抑制剂)、瑞莎珠单抗(IL-23p19抑制剂)。

  米利珠单抗差异化优势

  未来市场潜力

  2023年全球UC患者约500万例,传统生物制剂(如TNF-α抑制剂)应答率仅20%-30%,米利珠单抗填补了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礼来公司预计,米利珠单抗2025年全球销售额将突破10亿美元。

  临床应用建议

  患者选择

  对传统生物制剂反应不足或不耐受的中重度UC患者。

  需长期维持治疗且偏好皮下注射给药的患者。

  治疗策略

  诱导治疗:200 mg或600 mg静脉注射,随后200 mg皮下注射Q4W。

  维持治疗:根据LUCENT-2结果,Q4W方案疗效更优。

  米利珠单抗通过靶向IL-23p19亚基,为UC治疗提供了新选择。其长期疗效、安全性及差异化优势,使其在IL-23抑制剂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海德康(1).png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治疗方案
更多
行业新闻
更多
药品资讯
更多
联系我们
更多

联系电话:400-001-9763、010-67385800

QQ: 2952046056

公司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龙森留学生创业园,科创十四街99号33幢D座8层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01-9763
- 咨询顾问
扫一扫,立即咨询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