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膜黑色素瘤(MM),一种较为罕见且侵袭性强的黑色素瘤亚型,仅占所有确诊黑色素瘤病例的约1%,其特点在于较差的预后及对现有治疗手段的抵抗性。由于MM患者对传统化疗和免疫疗法的响应有限,探索新的治疗策略显得尤为紧迫。

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一组接受阿昔替尼(AXI)单独或联合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阻断抗体治疗的晚期粘膜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反应和预后,以期为MM的综合管理提供新的视角。
本项回顾性研究涵盖了2018年至2021年间,在美国某知名转诊中心接受阿昔替尼±PD-1免疫疗法的23例粘膜黑色素瘤患者的数据。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原发灶位置、BRAF基因V600突变状态、既往治疗史及治疗反应情况均被详细记录。治疗反应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v1.1进行评定。
研究对象中78%为女性,中位年龄62岁。病变部位多样,常见于鼻窦(35%)、泌尿生殖道(35%)和胃肠道(30%)。多数(65%)患者呈现广泛远处转移(M1c或M1d期),且未发现BRAF
V600突变。
几乎所有患者(96%)之前曾接受包括抗PD-1在内的多种治疗。平均每位患者此前接受过至少2线治疗。78%的参与者接受了阿昔替尼联合PD-1阻断抗体的组合疗法,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3.2个月。总缓解率(ORR)达到了13%,疾病控制率(DCR)为26%,显示了阿昔替尼+抗PD-1疗法在经治粘膜黑色素瘤患者中具备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分别为3.2个月和8.2个月。整体上,该治疗方案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
本研究首次在非亚洲人群中深入探讨了阿昔替尼联合抗PD-1疗法用于晚期粘膜黑色素瘤的临床效果。尽管面对着高度难治性疾病负担,该治疗方案展现了适度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谱。特别是在某些患者身上观察到了长期获益迹象,这为MM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通过此次研究,我们不仅认识到阿昔替尼联合抗PD-1疗法在晚期粘膜黑色素瘤治疗中的潜力,而且也强调了个性化医疗策略的重要性,即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特点和遗传背景定制最合适的治疗计划。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当集中于提高治疗响应率、降低毒副反应,以及探索MM发病机制中尚未阐明的部分,以期实现更加精准、有效的临床干预。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