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最常见的基因改变之一,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的有效靶点。尽管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TKI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率,但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仍然是NSCLC治疗中的难题。大约50%的EGFR突变NSCLC患者可能会发展为CNS转移,这可能是由于长期生存和第一代EGFR-TKI有限的CNS穿透性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三代EGFR-TKI旨在提高药物的CNS穿透性,其中奥希替尼是首个获得全球批准的第三代EGFR-TKI。本研究旨在比较阿美替尼与吉非替尼在未经治疗的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CNS效力。

AENEAS试验是一项随机、双盲、对照、III期试验。患者被随机分配(1:1比例)接受口服阿美替尼或吉非替尼,并以双盲方式进行给药。患者根据EGFR突变状态(Ex19del
vs. L858R)和基线CNS转移状态进行分层。基线时,所有患者均接受CNS影像学检查。该研究的主要终点为CNS无进展生存期(CNS
PFS),次要终点为CNS总缓解率(CNS ORR)、CNS缓解持续时间(CNS DoR)和CNS疾病控制率(CNS DCR)。
CNS PFS:阿美替尼显著延长了患者的CNS PFS。在全体患者(cFAS)中,阿美替尼组的中位CNS
PFS为29.0个月,而吉非替尼组为8.3个月(HR = 0.31;95% CI,0.17-0.56;P <
0.001)。在EGFR突变患者(cEFR)中,阿美替尼组的中位CNS PFS同样为29.0个月,吉非替尼组为8.3个月(HR = 0.26;95%
CI,0.11-0.57;P < 0.001)。
CNS ORR:阿美替尼组的CNS ORR高于吉非替尼组。在cEFR中,阿美替尼组的中位CNS DoR为27.7个月,吉非替尼组为6.9个月(HR =
0.15;95% CI,0.05-0.41;P < 0.001)。在cFAS中,阿美替尼组的CNS ORR为62.7%(95%
CI,48.1-75.9),吉非替尼组为49.1%(95% CI,35.4-62.9)(OR = 1.76;95% CI,0.81-3.81;P =
0.149)。
安全性:阿美替尼的安全性特征与总人群一致,没有观察到新的或额外的安全性信号。
阿美替尼作为EGFR突变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药物,与吉非替尼相比,显著改善了CNS
PFS结果并降低了CNS进展的风险。没有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因此,阿美替尼为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提供了有希望且持久的治疗选择,这些患者在诊断时CNS转移的发生率很高。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