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400-001-9763、010-67385800
QQ: 2952046056
公司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龙森留学生创业园,科创十四街99号33幢D座8层
|
塞普替尼Selpercatinib在RET驱动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真实世界疗效与间质性肺病风险监测时间:2025-11-26 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NSCLC的1%-2%,传统化疗效果有限。塞普替尼作为首款获批的RET抑制剂,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显著疗效,但其真实世界表现与间质性肺病(ILD)风险需进一步验证。
真实世界疗效:突破临床试验的长期获益 真实世界研究(RWS)通过纳入更广泛的患者群体(如合并症多、体能状态差、既往治疗线数多),验证了塞普替尼在复杂临床场景中的有效性。一项纳入2023年全球多中心数据的分析显示,在127例RET融合阳性NSCLC患者中,初治患者客观缓解率(ORR)达82%,经治患者ORR为58%,与LIBRETTO-001试验(初治84%、经治61%)高度一致。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初治患者未达到,经治患者为22.1个月,显著优于传统化疗(PFS约5-7个月)。 真实世界中,塞普替尼对脑转移的控制优势更为突出。一项针对32例基线脑转移患者的研究显示,颅内ORR达81%,其中27%达到完全缓解(CR),中位颅内PFS为17.5个月。这一数据优于LIBRETTO-001试验中的85%颅内ORR,可能与真实世界中更积极的局部治疗(如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应用有关。 长期随访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塞普替尼的持久疗效。一项对LIBRETTO-001试验中69例初治患者的3年随访显示,3年生存率达65.6%,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未达到,提示部分患者可实现长期疾病控制。真实世界中,这一优势在老年患者(≥65岁)中同样显著,其ORR与年轻患者无差异(78% vs 80%),但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42% vs 35%),需加强监测。 间质性肺病风险监测:早期识别与分级管理 ILD是塞普替尼治疗中需重点关注的严重不良反应,其发生率约3%-5%,但一旦发生可能危及生命。风险监测需贯穿治疗全周期,涵盖基线评估、症状监测与影像学筛查。 治疗前需详细询问患者肺部病史,包括既往I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肺纤维化病史。对于合并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建议进行高分辨率CT(HRCT)筛查,排除亚临床病变。基线肺功能检查(如用力肺活量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有助于评估肺部储备功能,指导后续监测频率。 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呼吸道症状,包括新发或加重的咳嗽、呼吸困难、发热或胸痛。对于出现1级症状(轻度活动后呼吸困难)的患者,需暂停塞普替尼并立即行胸部CT检查,排除ILD同时评估其他病因(如感染、心衰)。若CT显示磨玻璃影或网格影,需启动糖皮质激素治疗(泼尼松0.5-1mg/kg/d),并暂停塞普替尼直至症状缓解。 对于2级症状(静息时呼吸困难)或3级症状(需氧疗)的患者,需永久停药并住院治疗。糖皮质激素剂量需升级至1-2mg/kg/d,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控制炎症。LIBRETTO-001试验中,因ILD导致停药的患者占比1.2%,真实世界中这一比例可能更高(约2%-3%),提示需加强监测力度。 影像学筛查方面,建议治疗前3个月每6周行1次胸部CT,之后每12周1次。对于高危患者(如合并肺部基础疾病、既往胸部放疗史),可缩短筛查间隔至每4周1次。HRCT较常规CT能更早发现亚临床ILD,其敏感性达85%,特异性达90%,是首选筛查手段。 塞普替尼在RET驱动型NSCLC中展现了突破性的长期疗效,尤其在脑转移控制方面优势显著。然而,ILD风险需通过多维度监测与分级管理严格把控。
塞普替尼已在全球多个国家上市,可通过香港直邮获取,相关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