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是实体器官移植后的一种罕见并发症,传统细胞毒性化疗与其治疗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风险较高。目前,针对该病症的治疗正逐渐采用更为精细的序贯、风险分层策略。对于初始免疫治疗后病情稳定的低风险患者,可以避免更为激烈的免疫化疗。

本研究旨在探究伊布替尼(Imbruvica)联合风险分层疗法作为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一线治疗方案的活性和耐受性。研究对象为实体器官移植后新诊断的、CD20阳性的B细胞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成年患者,且其体力状态评分为0至2。初始治疗方案包括为期49天的伊布替尼治疗(每日560毫克)以及每周4次的利妥昔单抗给药。
根据中期扫描的治疗反应和基线国际预后指数,患者被分为低风险组(继续伊布替尼治疗,并每3周增加4剂利妥昔单抗)或高风险组(升级为R-CHOP免疫化疗联合伊布替尼治疗,针对年龄<65岁的患者)。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是中期扫描的完全缓解率。在参与研究的38名患者中,有11名(29%,95%置信区间[CI]为15%-46%)达到完全缓解,但这一结果未达到预设的临床显著活性阈值。
次要观察指标包括分配至低风险组的患者比例(41%)、2年无进展生存期(58%,95% CI为44%-76%)以及2年总生存期(76%,95%
CI为63%-91%)。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主要集中在血液学、胃肠道和感染性方面。
尽管TIDaL研究结果并不支持将伊布替尼作为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的一线治疗药物,但提高无需细胞毒性化疗即可治疗的患者比例仍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伊布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有孟加拉耀品国际的BUTINIB、孟加拉碧康制药的Ibrutix、孟加拉珠峰制药的Ibruxen、老挝东盟制药的Emlutini、孟加拉伊斯达制药的Ibrucent、印度NATCO制药的Ibrunat、孟加拉齐斯卡制药的Brutini,如需购药,可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