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400-001-9763、010-67385800
QQ: 2952046056
公司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龙森留学生创业园,科创十四街99号33幢D座8层
|
塞利尼索Selinexor:作用机制创新与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治疗定位时间:2025-09-29 塞利尼索(Selinexor)作为全球首款口服选择性核输出蛋白抑制剂(SINE),通过靶向肿瘤细胞生存的“核心枢纽”——核输出蛋白XPO1,开创了血液肿瘤治疗的新范式。其作用机制突破传统化疗与靶向治疗的局限,为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患者提供了全新治疗选择。 机制创新:重启肿瘤抑制蛋白的“核内防御” 在正常细胞中,XPO1负责将肿瘤抑制蛋白(如p53、p21)和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如IkBα)从细胞核转运至细胞质,维持细胞稳态。然而,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XPO1过度表达导致这些关键蛋白被异常排出细胞核,失去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塞利尼索通过特异性结合XPO1,阻断其转运功能,迫使肿瘤抑制蛋白在核内积累,重新激活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信号通路。同时,塞利尼索可降低细胞质中致癌蛋白(如c-Myc、Bcl-2)的水平,从多维度抑制肿瘤生长。 治疗定位:破解“后线治疗”困境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经历蛋白酶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免疫调节剂(如来那度胺)和CD38单抗(如达雷妥尤单抗)等多线治疗后复发,传统治疗方案疗效有限。塞利尼索凭借其独特机制,成为后线治疗的“破局者”: 三类药物难治患者的希望:针对至少接受过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CD38单抗治疗且难治的患者,塞利尼索联合地塞米松的方案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部分患者实现严格完全缓解。 联合治疗增效:塞利尼索与硼替佐米、卡非佐米等蛋白酶体抑制剂联用,可恢复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与泊马度胺或达雷妥尤单抗联合,可增强免疫调节效应,提升客观缓解率。 脑转移患者的新选择:塞利尼索可穿透血脑屏障,对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的骨髓瘤患者显示初步疗效,填补了传统治疗空白。 临床价值:从“不可治愈”到“长期控制” 塞利尼索的口服给药方式提高了患者依从性,尤其适合老年或体弱患者。其不良反应多为可逆性,通过剂量调整和支持治疗可有效管理。 塞利尼索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