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疾病中,多发性骨髓瘤(MM)的发病率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其治疗长期依赖细胞毒性药物与免疫调节的协同作用。作为双功能烷化剂的代表,马法兰(Melphalan)通过与DNA链间交联形成加合物,阻断DNA复制与转录,成为浆细胞疾病治疗的经典基石。其联合方案的临床价值历经半个世纪验证,至今仍是特定场景下的首选策略。
联合方案的核心优势:协同增效与生存获益
MP方案(马法兰2 mg/日联合泼尼松40-60
mg/日,口服5-7天,每4-6周重复)自1969年确立以来,长期作为不适合移植患者的标准诱导治疗。2012年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分析显示,MP方案可使50%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中位生存期延长至3-4年。其机制在于泼尼松通过抑制NF-κB通路减少炎症因子分泌,同时增强马法兰对浆细胞的靶向杀伤。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领域,大剂量马法兰(200
mg/m²)联合自体移植的方案彻底改变了高危患者的预后。2013年Arkansas大学研究纳入53例初诊患者,采用马法兰200
mg/m²预处理后,完全缓解(CR)率达75%,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提升至43%。该方案通过深度清除骨髓微环境中的残留病灶,为干细胞植入创造“免疫空白区”,其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化疗(CR率<30%)。
长期地位的支撑:不可替代性与经济性
尽管蛋白酶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和免疫调节剂(如来那度胺)显著提升了MM患者生存期,但马法兰在特定场景中仍具不可替代性。2024年ESMO指南明确指出,对于老年或合并症多的患者,MP方案联合达雷妥尤单抗的“D-MP”方案可使高危患者3年PFS率提升至58%,且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32%)显著低于含硼替佐米的方案(45%)。此外,马法兰仿制药价格仅为新型药物的1/10,在医疗资源有限地区仍是首选。
在移植预处理领域,马法兰的骨髓清除效率至今无药物能及。2025年ASCO会议公布的ALLEGRO-LT研究显示,马法兰200
mg/m²联合ASCT的5年总生存(OS)率达72%,而尝试用苯达莫司汀替代的试验因移植失败率过高(31% vs. 8%)提前终止。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