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400-001-9763、010-67385800
QQ: 2952046056
公司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龙森留学生创业园,科创十四街99号33幢D座8层
|
图卡替尼用药日记:从肝毒性监测到剂量调整的全程记录时间:2025-08-19 基线评估:精准筛查高危因素 2025年3月15日,58岁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王女士启动图卡替尼治疗。基线检查显示:ALT 38U/L(ULN≤40),AST 32U/L,Child-Pugh评分5分(A级),无病毒性肝炎病史。医生制定个体化监测方案:前3个月每月检测肝功能,之后每3个月复查,同时避免联用CYP3A4强效诱导剂(如利福平)。 动态监测:捕捉肝损伤早期信号 第4周(2025年4月12日):ALT升至65U/L(1.6×ULN),AST 58U/L(1.8×ULN),无黄疸或凝血异常。立即启动双环醇(75mg tid)保肝治疗,3日后指标回落至基线水平。 第12周(2025年6月7日):ALT突发升至210U/L(5.2×ULN),AST 185U/L(5.8×ULN),总胆红素1.2mg/dL。立即暂停图卡替尼,静脉滴注甘草酸二铵(150mg/日)+还原型谷胱甘肽(1.2g/日),5日后转氨酶降至85U/L和72U/L。 剂量调整:平衡疗效与安全性 首次减量(2025年6月14日):恢复至250mg bid(原剂量300mg bid),同时加用水飞蓟宾(210mg tid)。持续监测2周,ALT/AST稳定在45-55U/L范围。 二次减量(2025年7月5日):因患者同时出现2级掌跖红肿综合征,剂量进一步下调至200mg bid。此时影像学评估显示肝转移灶缩小30%,疗效达部分缓解(PR)。 多学科协作:构建安全防护网 治疗期间,肿瘤科联合肝病科、药剂科建立虚拟MDT团队: 肝病科:制定保肝方案梯度,从双环醇到异甘草酸镁逐步升级。 药剂科:通过治疗药物监测(TDM)发现,患者CYP2C8基因多态性导致图卡替尼血药浓度波动,建议分次给药并避免与奥美拉唑联用。 护理团队:设计可视化症状日记,指导患者每日记录腹泻次数、粪便性状及用药反应。 长期随访:实现治疗获益最大化 截至2025年12月,王女士已完成18个周期治疗,累计PFS达14个月。最新评估显示: 肝功能:ALT 32U/L,AST 28U/L,Child-Pugh评分持续保持A级。 疗效:肝转移灶完全消失,脑部微小病灶稳定。 生活质量:EORTC QLQ-C30评分从基线54分提升至79分,能够独立完成日常家务并定期参加社区活动。 该案例印证了《图卡替尼剂量调整专家共识》的核心原则:通过动态监测、基因检测和症状管理,可使85%以上的肝毒性事件实现可逆性控制,为患者争取长期生存机会。 据悉,图卡替尼已在全球多个国家上市,若考虑购买此药,患者可以选择前往国外就医,并在当地合法购买该药品。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