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400-001-9763、010-67385800
QQ: 2952046056
公司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龙森留学生创业园,科创十四街99号33幢D座8层
|
一例EGFR exon19缺失患者使用阿法替尼后出现间质性肺炎:诊断与治疗过程时间:2025-06-30 本文报道一例EGFR 19号外显子缺失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使用阿法替尼后出现严重间质性肺炎(ILD),并详细描述其诊断、治疗及转归过程。 1. 病例简介 患者为58岁男性,因“咳嗽、咳痰伴活动后气促1月”就诊,影像学检查提示右肺上叶占位伴纵隔淋巴结转移。基因检测显示EGFR 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ALK、ROS1基因阴性。诊断为右肺腺癌(cT3N2M1a,Ⅳ期)。 2. 治疗经过 一线治疗:2023年3月起口服阿法替尼(40 mg,每日一次),用药后2周复查CT显示肿瘤缩小25%,咳嗽、气促症状缓解。 ILD发生:治疗5周后,患者出现发热(38.5℃)、干咳及进行性呼吸困难。查体示双肺Velcro啰音,动脉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PaO₂ 65 mmHg),胸部CT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及网格状改变,诊断为阿法替尼相关ILD。 ILD治疗:立即停用阿法替尼,予甲泼尼龙(80 mg,每日三次)静脉滴注,并辅以吸氧及抗感染治疗。3天后患者氧合指数改善(PaO₂/FiO₂ 250),甲泼尼龙逐渐减量至40 mg,每日一次。 后续治疗:ILD稳定后,患者改用奥希替尼(80 mg,每日一次)靶向治疗,至今PFS达18个月,未再出现ILD复发。 3. 诊断与治疗分析 诊断:阿法替尼相关ILD通常发生于用药后3-7周,表现为干咳、发热及呼吸困难。胸部CT可见双肺弥漫性病变,需与感染、心衰等鉴别。 治疗:糖皮质激素是ILD的核心治疗,早期足量使用可显著改善预后。本例患者经激素冲击治疗后,ILD迅速缓解,为后续靶向治疗创造条件。 阿法替尼相关ILD的发生率约为2%-5%,东亚人群风险更高。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男性及既存肺部疾病。本例患者的ILD发生可能与吸烟史及高剂量阿法替尼相关。 阿法替尼相关ILD是严重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早期识别、及时停药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改善预后。对于ILD高风险患者,可优先选择三代EGFR-TKI如奥希替尼。 阿法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选择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