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玛巴洛沙韦(baloxavir
marboxil,简称baloxavir)与奥司他韦在中国甲型流感患者中的疗效对比数据相对有限。为此,我们开展了一项观察性现实世界调查研究。

本研究共纳入了246名甲型流感确诊患者,其中玛巴洛沙韦组147人,奥司他韦组99人。抗病毒药物的选择由临床医生和患者共同决定。我们对两组患者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主要考察指标包括发烧持续时间、症状持续时间、病毒载量变化、淋巴细胞变化以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QoL)的改善情况。
两组患者在人口统计学特征上无显著差异。结果显示,玛巴洛沙韦组的发热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奥司他韦组(P <
0.001)。然而,在症状持续时间方面,两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 = 0.167)。
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发热持续时间的独立因素包括玛巴洛沙韦治疗(风险比HR = 2.033,P < 0.001)、第1天发热情况(HR
= 0.741,P = 0.010)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HR = 1.009,P = 0.039)。此外,性别(HR = 0.660,P =
0.019)和单核细胞计数(HR = 1.355,P = 0.018)是影响症状持续时间的独立因素。
在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变化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第3天的病毒抗原阳性率在两组之间也无显著差异(P =
0.477)。值得注意的是,在玛巴洛沙韦治疗组中,有一个病例在治疗后第三天观察到了PA亚基第384位的半胱氨酸突变为丝氨酸,与第一天相比发生了变化。
在临床环境中,玛巴洛沙韦表现出了与奥司他韦相当的临床获益,进一步确立了其作为中国流感患者有效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地位。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