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普司他(daprodustat),作为一种缺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正作为慢性肾病贫血的潜在治疗药物接受深入研究。本项非劣效性临床试验旨在对比,对于先前接受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治疗并转为血液透析的患者,每周三次服用达普司他与传统药物阿法依泊汀(epoetin)的疗效与安全性。

研究纳入了基线血红蛋白水平在8-11.5
g/dl之间的血液透析患者,并按2: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达普司他组(n=270)或传统促红细胞生成素组(n=137),治疗周期持续52周。通过特定的剂量调整算法,旨在将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维持在10至11
g/dl之间。研究的主要终点是评估期(第28-52周)内血红蛋白从基线到平均值的平均变化量。此外,平均每月静脉铁剂剂量被设定为主要的次要终点,而其他次要终点则包括血压控制和血红蛋白的变异性。
研究结果显示,在血红蛋白平均变化方面,每周三次服用达普司他并不劣于阿法依泊汀(经模型调整后的平均治疗差异[达普司他-阿法依泊汀]为-0.05;95%置信区间为-0.21至0.10)。在评估期间,达普司他组和阿法依泊汀组的平均血红蛋白值分别为10.45
(0.55) g/dl和10.51 (0.85) g/dl。值得注意的是,达普司他组的应答者比例(定义为评估期间平均血红蛋白在10至11.5
g/dl范围内)高达80%,而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则为64%。同时,与促红细胞生成素组相比,达普司他组中血红蛋白值超出目标范围(低于10 g/dl或高于11.5
g/dl)的参与者比例更低。尽管达普司他并未显著降低平均每月静脉铁剂的使用量,但两组间对血压的影响相似。在安全性方面,达普司他组(75%)与阿法依泊汀组(79%)之间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相近。
每周三次服用达普司他在血红蛋白反应方面不劣于传统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且总体耐受性良好,为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达普司他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