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400-001-9763、010-67385800
QQ: 2952046056
公司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龙森留学生创业园,科创十四街99号33幢D座8层
|
阿昔替尼和尼达尼布在复发或转移性腺样囊性癌治疗中的临床结果分析,阿昔替尼仿制药上市了时间:2024-07-05 腺样囊性癌(ACC)作为一种罕见的分泌腺起源肿瘤,其治疗在原发肿瘤切除和放疗后常面临局部和远处复发的挑战,且转移多见于肺、肝及骨。针对复发/转移(R/M)ACC,目前尚无获批的系统治疗方案,细胞毒化疗的缓解率低且不良反应显著。因此,探索新的治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s)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在ACC治疗中展现出潜在优势,本文即是对此领域两项II期临床试验结果的详细分析。 鉴于VEGFR在ACC中的广泛表达,韩国多家医院合作开展了针对阿昔替尼和尼达尼布作为R/M ACC治疗手段的II期临床试验。研究旨在评估这两种VEGFR-TKI在改善患者反应和疾病进展模式方面的效果,以期为R/M ACC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研究对象:共纳入66名被诊断为R/M ACC的患者,其中53例接受阿昔替尼治疗,13例接受尼达尼布治疗。 研究设计:采用前瞻性、开放标签的II期临床试验设计,分别评估阿昔替尼和尼达尼布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治疗过程:患者按既定方案接受药物治疗,并定期进行肿瘤测量、临床数据收集及疗效评估。 疗效评估: 部分缓解(PR):3例患者达到PR。 疾病控制率(DCR):整体DCR为92.4%,其中阿昔替尼组为96.2%,尼达尼布组为76.9%。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整体中位PFS为12.4个月,阿昔替尼组为11.0个月,尼达尼布组为20.5个月。 总生存期(OS):整体中位OS为18.1个月,阿昔替尼组为17.9个月,尼达尼布组为26.1个月。 安全性与耐受性:未提及具体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但整体而言,两种药物均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 预后因素:骨转移被识别为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提示在临床治疗中需特别关注骨转移患者的治疗策略。 本研究显示,阿昔替尼和尼达尼布在R/M ACC的治疗中均表现出一定的疗效,尤其是疾病控制率较高,且中位PFS和OS均有所延长。尽管客观缓解率较低,但肿瘤长时间保持稳定状态也反映了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对于ACC这类进展相对缓慢的癌症而言,PFS或许比客观缓解率更能准确反映药物的疗效。此外,骨转移作为不良预后因素,提示未来在治疗策略上需考虑针对骨转移的特异性治疗。 阿昔替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