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关于转移性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患者二线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仍属空白。本研究旨在回溯性地评估卡博替尼和阿昔替尼作为二线疗法,在先前已接受过免疫肿瘤学联合治疗的转移性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涵盖了243名肾细胞癌患者,并特别关注了那些在纳武单抗和伊匹单抗联合治疗后,接受卡博替尼或阿昔替尼作为二线治疗的转移性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患者。我们深入评估了这些患者的治疗结果,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客观缓解率(ORR)以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AE)的发生情况。
经筛选,我们确定了48名接受卡博替尼治疗和60名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患者,他们都是在纳武单抗和伊匹单抗治疗转移性透明细胞肾细胞癌后转为二线治疗的。结果显示,卡博替尼的中位PFS(95%置信区间)为11.0个月(9.0-16.0),而阿昔替尼为9.5个月(6.0-13.0)。两者的ORR分别为37.5%和38.3%。至于不良事件,任何级别的AE和≥3级的AE在卡博替尼组中的发生率分别为79.2%和35.4%,而在阿昔替尼组中则分别为63.3%和23.3%,尽管这些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1和.202)。值得注意的是,在低风险患者群体中,接受卡博替尼治疗的患者PFS明显优于阿昔替尼组(P
= .033)。
总体来看,卡博替尼和阿昔替尼在二线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表现相当。然而,对于低风险患者而言,卡博替尼相较于阿昔替尼展现出更优越的疗效。这些研究结果为转移性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患者在接受纳武单抗和伊匹单抗一线治疗后,如何选择二线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卡博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