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新闻 >>肿瘤资讯 >>其他肿瘤 >> 贝组替凡Belzutifan治疗VHL相关肿瘤的效果与贫血应对
详细内容

贝组替凡Belzutifan治疗VHL相关肿瘤的效果与贫血应对

时间:2025-11-25     作者:医学编辑陈筱曦   阅读

  贝组替凡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治疗VHL(希佩尔-林道综合征)相关肿瘤的HIF-2α抑制剂,通过精准阻断缺氧诱导因子-2α的转录活性,从基因层面抑制肿瘤生长信号通路,为患者提供了“不挨刀也能控肿瘤”的新选择。其核心疗效体现在对多器官肿瘤的全身性控制,尤其针对肾细胞癌、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及视网膜血管母细胞瘤三类高发肿瘤,展现出显著的临床价值。

贝祖替凡1.jpg

  肿瘤控制:从源头抑制生长信号

  VHL病患者的肿瘤生长源于VHL基因突变导致的HIF-2α过度激活。贝组替凡通过结合HIF-2α蛋白,阻止其与ARNT形成转录复合物,从而阻断下游促血管生成基因(如VEGF)和促增殖基因(如EGFR)的表达。这一机制使肿瘤因“缺营养”而停止生长,甚至缩小。例如,肾细胞癌患者用药后,肿瘤血管密度显著降低,部分微小病灶完全消失;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患者因肿瘤体积稳定,避免了胰腺功能进一步损伤;视网膜血管母细胞瘤患者则通过控制肿瘤进展,保留了视力。

  长期疗效:延缓手术需求,提升生活质量

  临床试验显示,贝组替凡可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以肾细胞癌为例,患者用药后中位缓解持续时间达27个月,远超传统手术的1-2年复发周期。许多患者因此推迟或避免了多次手术,减少了肾脏功能损伤风险。对于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患者,药物控制率超90%,避免了因肿瘤增大而需切除胰腺的风险。此外,视网膜血管母细胞瘤患者通过用药,7例患者的肿瘤缩小,视力不再下降,避免了激光治疗或眼球摘除的痛苦。

  贫血应对:分级管理与多学科协作

  贫血是贝组替凡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83%,主要因HIF-2α抑制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分泌减少。针对这一问题,临床采用“预防-监测-干预”三级管理体系:

  预防阶段:基线贫血患者(血红蛋白<12g/dL)在用药前2周启动EPO(40,000U/周)联合铁剂治疗,可降低3级贫血发生率。例如,一位基线血红蛋白为10g/dL的患者,通过提前干预,用药期间血红蛋白维持在9-11g/dL,未出现严重贫血。

  监测阶段:治疗期间每周检测血常规,重点关注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指标。若血红蛋白降至8g/dL以下,需暂停用药直至恢复至9g/dL,并调整剂量。例如,一位患者在用药第8周血红蛋白降至7.5g/dL,暂停用药并输血后,恢复至9.2g/dL,后续以80mg/日剂量继续治疗,未再出现严重贫血。

  干预阶段:对于反复贫血患者,需联合血液科评估是否需长期EPO治疗或调整用药方案。例如,一位合并慢性肾病的患者,因EPO抵抗,改用低剂量贝组替凡(40mg/日)联合铁剂,血红蛋白稳定在10g/dL以上。

  多学科协作:优化治疗体验

  贫血管理需肿瘤科、血液科、营养科共同参与。例如,营养科为患者制定高蛋白、高铁饮食方案,辅助提升血红蛋白;心理科则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缓解患者因贫血导致的疲劳、焦虑情绪。此外,患者需避免联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以防加重胃肠道出血风险。

结尾图片1.jpg

  贝组替凡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治疗方案
更多
行业新闻
更多
药品资讯
更多
联系我们
更多

联系电话:400-001-9763、010-67385800

QQ: 2952046056

公司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龙森留学生创业园,科创十四街99号33幢D座8层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01-9763
- 咨询顾问
扫一扫,立即咨询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