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400-001-9763、010-67385800
QQ: 2952046056
公司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龙森留学生创业园,科创十四街99号33幢D座8层
|
洛拉替尼单药 vs. 联合ALK-TKI:耐药患者的生存获益比较时间:2025-09-05 随着洛拉替尼长期使用,耐药问题逐渐凸显。CROWN研究5年随访显示,洛拉替尼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尚未达到,5年PFS率达60%,但仍有部分患者因耐药进展。在此背景下,联合治疗策略成为探索方向。 一、耐药机制与治疗选择 洛拉替尼耐药机制以旁路信号激活为主(占63%),包括MET扩增(28%)、KRAS突变(19%)等,而新发ALK结构域突变仅占3%。这种耐药谱特征为后续治疗保留了ALK-TKI再挑战的机会。 单药序贯策略: 洛拉替尼进展后接受二代ALK-TKI(如阿来替尼)治疗的中位持续时间为12.5个月,显著优于化疗组(9.3个月)。ctDNA监测显示,序贯治疗有效患者中,82%未检测到ALK依赖性克隆扩增。 联合治疗探索: 洛拉替尼+MET抑制剂:针对MET扩增患者,TATTON研究显示,洛拉替尼联合赛沃替尼的客观缓解率(ORR)达67%,中位PFS为9.1个月; 洛拉替尼+抗血管生成药:ALTA-3研究提示,洛拉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可使颅内ORR提升至81%,但3级以上高血压发生率增加至28%。 二、生存获益对比 基于CROWN研究长期随访数据构建的预测模型显示: 单药“3+X”模式(洛拉替尼一线序贯其他治疗):中位PFS1>60个月,5年PFS2率达67%,累积治疗持续时间超传统序贯模式(1/2代TKI序贯)2.3倍; 联合治疗模式:假设洛拉替尼联合MET抑制剂用于高风险患者(基线MET扩增或ctDNA阳性),模型预测中位PFS可达32.4个月,但需权衡3级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联合组41% vs. 单药组24%)。 基于现有证据,NCCN指南(2025 V1)推荐: 初治患者优先采用洛拉替尼单药; 基线存在MET扩增或高风险特征(如TP53共突变)的患者,可考虑参与联合治疗临床试验; 进展后治疗需结合耐药机制检测结果,ALK依赖性进展优先选择二代TKI再挑战。 洛拉替尼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