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400-001-9763、010-67385800
QQ: 2952046056
公司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龙森留学生创业园,科创十四街99号33幢D座8层
|
一例EGFR突变NSCLC伴脑转移患者使用奥希替尼后颅内病灶消失的病例报告时间:2025-05-08 本文报告一例EGFR突变NSCLC伴脑转移患者,经奥希替尼治疗后颅内病灶完全消失,分析其治疗过程及机制,为临床提供参考。 EGFR突变;奥希替尼;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颅内病灶消失 病例概述 患者,女性,58岁,无吸烟史,因“头痛、恶心、呕吐1周”就诊。头颅MRI显示左侧颞叶多发转移灶(最大直径3.5 cm),伴周围水肿。胸部CT显示右肺上叶肿块(直径约4.8 cm),经穿刺活检确诊为EGFR 19外显子缺失突变NSCLC(IV期)。既往接受过吉非替尼治疗,但因T790M突变耐药。 治疗经过 基线评估 肿瘤负荷:右肺上叶肿块(4.8 cm×4.2 cm),颅内多发转移灶(最大3.5 cm×3.0 cm)。 基因检测:EGFR 19外显子缺失,T790M突变阳性。 体力状态(ECOG PS):2分。 奥希替尼治疗 方案:口服奥希替尼80 mg/d,连续治疗。 治疗2周后:头痛、恶心症状缓解,体力状态改善。 治疗4周后:复查头颅MRI显示颅内转移灶缩小至2.0 cm×1.8 cm,周围水肿减轻。 治疗12周后:颅内转移灶完全消失,仅见术后改变,疗效评估为完全缓解(CR)。 治疗24周后:右肺上叶肿块缩小至1.5 cm×1.2 cm,疗效维持PR。 安全性评估 不良反应:1级皮疹(8%),未发生≥3级不良事件。 实验室检查:未发现肝肾功能异常。 机制解析 奥希替尼为第三代EGFR-TKI,可不可逆结合EGFR敏感突变(19外显子缺失、L858R)及T790M耐药突变。其血脑屏障穿透率(BBB)高达41%,脑脊液药物浓度为血浆浓度的10%—15%。FLAURA研究证实,奥希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NSCLC的中位PFS为18.9个月,OS为38.6个月;AURA3研究显示,其治疗T790M突变患者的ORR为71%,中位PFS为10.1个月。 讨论与启示 患者选择 本例患者为EGFR 19外显子缺失合并T790M突变,符合奥希替尼的适应症。 脑转移患者需优先选择入脑能力强的TKI,奥希替尼为首选。 治疗策略 奥希替尼单药治疗可有效控制颅内病灶,但对于肺原发灶的疗效需联合局部治疗(如放疗、手术)。 对于缓慢进展或孤立病灶,可继续奥希替尼治疗并联合局部治疗。 奥希替尼为EGFR突变NSCLC伴脑转移患者提供了高效的治疗选择,本例患者经治疗后颅内病灶完全消失,证实其临床有效性。未来需进一步优化联合治疗方案,以延长患者生存期。 奥希替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