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旨在探讨巴瑞替尼(一种口服靶向合成疾病调节抗风湿药物(DMARDs))在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D2T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非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比较。
共有78名患者参加了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其中33例符合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标准,45例符合非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标准。我们评估了各种临床和实验室参数、不良事件以及疾病活动指数,并与药物疗效和存活率一起进行了分析。

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表现出更高的血清学活性、更多先前使用过的bDMARDs(生物制剂DMARDs)和csDMARDs(传统合成DMARDs)以及更长的疾病持续时间。在基线和巴瑞替尼启动后3、6和12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视觉模拟评分)、DAS28(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评分)分数以及SDAI(简化疾病活动指数)、CDAI(临床疾病活动指数)、HAQ(健康评估问卷)、CRP(C反应蛋白)和ESR(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均有所降低,并在12个月内观察到持续的疗效。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感染(28.21%)。尽管两组之间的初始药物存活率相似,但在24个月时,非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组的存活率更高(46.70% vs
59.40%)。亚组分析表明,无论是单独使用巴瑞替尼还是与甲氨蝶呤或来氟米特联合使用,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组和非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组之间的存活率均可比。
尽管存在潜在的抗药性,但符合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标准的患者与非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安全性和疗效方面表现出相似的概况。巴瑞替尼成为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有前景的治疗选择,提供了与非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组相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巴瑞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