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CCA)是一种侵袭性强、类型多样的恶性肿瘤,其预后通常不佳。该病常呈现惰性进展过程,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转移或局部晚期阶段。对于不可切除肿瘤或转移性疾病的患者,综合治疗中的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目前,一线化疗方案通常基于顺铂和吉西他滨。然而,许多局部晚期和进展性胆管癌患者对一线治疗难以耐受或反应不佳。

FGFR2基因融合或重排在约10-16%的肝内胆管癌中被发现,被认为是许多不可切除和难治性胆管癌的耐药机制之一。Infigratinib(英菲格拉替尼)是一种选择性的ATP竞争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抑制剂。
在一项I期试验中,Infigratinib(英菲格拉替尼)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并在随后的II期试验中对FGFR2融合或重排的晚期胆管癌表现出显著的临床疗效。基于其肿瘤反应和反应持续时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于2021年5月批准了Infigratinib(英菲格拉替尼)用于治疗胆管癌。
截至2021年,包括Infigratinib(英菲格拉替尼)在内的新型选择性FGFR抑制剂,如futibatinib和pemigatinib(培米替尼),均已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且伴有FGFR2基因突变的胆管癌。
尽管Infigratinib(英菲格拉替尼)的胃肠道副作用相对较轻,但其总体缓解率(ORR)和中位总生存期(mOS)与futibatinib和pemigatinib(培米替尼)相比显著较低。具体来说,Infigratinib(英菲格拉替尼)的ORR为23.1%,mOS为3.8个月,而futibatinib的ORR为35.8%,mOS为21.1个月;pemigatinib(培米替尼)的ORR为35.5%,mOS也为21.1个月。
尽管Infigratinib(英菲格拉替尼)作为分子靶向治疗在治疗携带FGFR2突变的胆管癌方面展现出广阔前景,但患者可能出现的获得性耐药问题仍值得关注。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克服耐药问题,并提高Infigratinib(英菲格拉替尼)在这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