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新闻 >>肿瘤资讯 >>肺癌 >> 布格替尼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详细内容

布格替尼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时间:2025-01-21     作者:医学编辑陈筱曦   阅读

  布格替尼(Brigatinib)是一种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活性的第二代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抑制剂,针对具有广泛ALK重排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本研究旨在全面评估布格替尼在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360截图20240124100321830.jpg

  研究结果显示,布格替尼的汇总客观缓解率(ORR)为64%(95% CI 45%-83%),疾病控制率(DCR)为88%(95% CI 80%-96%)。汇总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0.52个月(95% CI 7.66-13.37)。在按治疗线进行的亚组分析中,一线治疗的mPFS最长,达到24.00个月(95% CI 18.40-43.20),其次是克唑替尼后的二线治疗(mPFS=16.26个月,95% CI 12.87-19.65),以及任何先前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后的二线治疗(mPFS=12.96个月,95% CI 11.14-14.78)。

  对于基线时存在脑转移的患者,任何治疗线的合并颅内客观缓解率(iORR)为54%(95% CI 35%-73%),其中一线治疗的iORR为60%(95% CI 39%-81%)。此外,任何基线脑转移患者的颅内无进展生存期(iPFS)达到19.26个月(95% CI 14.82-23.70)。

  在安全性方面,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肌酸磷酸激酶(CPK)升高(44%,95% CI 26%-63%)、腹泻(37%,95% CI 27%-48%)和恶心(28%,95% CI 17%-39%),且这些不良事件均发生在任何级别中。

  布格替尼在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具有稳健的颅内无进展生存期。与作为其他治疗线使用相比,布格替尼作为一线治疗时产生了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提示在患者治疗早期使用布格替尼可能更有益。所有不良事件均为可控,其中CPK升高和胃肠道反应是最常见的类型。

布格替尼布加替尼孟加拉(小).jpg

  布格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结尾123.jpg

治疗方案
更多
行业新闻
更多
药品资讯
更多
联系我们
更多

联系电话:400-001-9763、010-67385800

QQ: 2952046056

公司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龙森留学生创业园,科创十四街99号33幢D座8层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01-9763
- 咨询顾问
扫一扫,立即咨询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