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作为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持续成为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重排(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亚群,约占非小细胞肺癌病例的3%-7%。近年来,多种ALK抑制剂的涌现彻底革新了晚期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格局,显著提升了患者的预后。

克唑替尼作为首款获批的ALK抑制剂,已证实相较于化疗能显著改善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全身疗效及预后。而阿来替尼(阿来替尼Alectinib)则作为一种更为高效、选择性的抗ALK治疗药物被研发出来,旨在克服克唑替尼的耐药性问题。
本研究旨在全面评估阿来替尼与克唑替尼在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中枢神经系统(CNS)疗效以及不良事件(AE)方面的差异。
我们纳入了共计10项研究,总样本量达到2,377例。分析结果显示,阿来替尼在无进展生存期方面显著优于克唑替尼,汇总的风险比(HR)为0.41(95%置信区间:0.29-0.53),这充分证明了阿来替尼治疗组患者的PFS明显长于克唑替尼组。
在中枢神经系统疗效方面,基于5项临床试验的数据,我们计算了接受阿来替尼治疗的患者在6个月和12个月时的CNS进展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0%(95%置信区间:5%-16%)和16%(95%置信区间:9%-24%)。这一数据进一步支持了阿来替尼在控制CNS转移方面的优势。
关于不良事件,我们基于7项临床研究的数据对阿来替尼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阿来替尼与28例≤2级不良事件和9例≥3级不良事件相关。其中,≥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的依次为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5.6%)、谷丙转氨酶(ALT)升高(2.5%)、谷草转氨酶(AST)升高(2.4%)和贫血(1.8%)。这些数据表明,阿来替尼在保持良好疗效的同时,也展现出了相对可控的安全性特征。
阿来替尼在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中,不仅显著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还更有效地控制了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并且具有良好的毒性特征。这些发现为阿来替尼作为该患者群体的优选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

阿来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