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作为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比高达85%。尽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等新型治疗策略已为晚期NSCLC患者带来治疗希望,但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奥希替尼,作为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在针对EGFR突变型NSCLC的治疗中展现出了显著疗效。它能够选择性地抑制包括L858R、T790M突变以及第19号外显子缺失在内的多种EGFR突变,为经典EGFR-TKI难治愈性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然而,与许多靶向治疗药物一样,奥希替尼在治疗过程中也面临着耐药性的挑战。为了克服这一难题,研究人员深入分析了EGFR-TKIs初始治疗后的相关耐药性机制,并探索了联合用药的可能性。
研究发现,在EGFR突变型肺癌细胞中,AXL低表达水平的细胞对奥希替尼更为敏感。然而,在少数患者中仍会出现奥希替尼耐药性,这主要由IGF-1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表达水平和磷酸化水平上调所引起。转录因子FOXA1则调控着IGF-1R的表达和磷酸化过程。
进一步的研究揭示,当奥希替尼与IGF-1R抑制剂联合使用时,能够阻断IGF-1R与EGFR及衔接蛋白(如Gab1和IRS1)的相互作用,从而恢复生存信号的传递。这一发现为克服奥希替尼耐药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移植瘤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瞬时抑制IGF-1R结合持续的奥希替尼治疗能够根除肿瘤并预防肿瘤的再生。这一预防作用甚至一直持续至停药后,为EGFR突变型NSCLC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奥希替尼联合耐药信号抑制的治疗策略为EGFR突变型肺癌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预后可能性。

奥希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