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作为2型糖尿病的有效治疗手段,目前主要以注射剂形式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旨在比较口服司美格鲁肽与安慰剂(主要对比)以及开放标签的皮下注射索马鲁肽(次要对比)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血糖控制效果。

研究共纳入了1106名参与者进行筛选,其中632名患有2型糖尿病且仅通过饮食、运动或稳定剂量的二甲双胍无法有效控制血糖的患者被随机分组。这些患者分别接受了以下治疗:每日一次口服司美格鲁肽(2.5mg至40mg,分为不同剂量递增方案),口服安慰剂(双倍盲法),或每周一次皮下注射索马鲁肽(1.0mg),治疗持续26周。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从基线到第26周的变化。次要终点包括体重变化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各治疗组的基线特征相似。在632名随机分配的患者中(平均年龄57.1岁[SD, 10.6];男性395名[62.7%];糖尿病病程6.3年[SD,
5.2];体重92.3kg[SD, 16.8];BMI 31.7[SD,
4.3]),583人(92%)完成了试验。与安慰剂相比,口服司美格鲁肽(剂量依赖性范围,-0.7%至-1.9%)和皮下注射索马鲁肽(-1.9%)均显著降低了HbA1c水平。口服司美格鲁肽的降低效果呈剂量依赖性,且与安慰剂的差异显著(ETD范围为-0.4%至-1.6%;2.5mg的P=.01,其他所有剂量的P<.001)。在体重减轻方面,口服司美格鲁肽(剂量依赖性范围,-2.1kg至-6.9kg)和皮下注射索马鲁肽(-6.4kg)均优于安慰剂(-1.2kg),且10mg或更高剂量的口服司美格鲁肽与安慰剂的差异显著(ETD范围,-0.9至-5.7kg;P<.001)。关于不良事件,口服司美格鲁肽组的发生率为63%至86%,皮下注射索马鲁肽组为81%,安慰剂组为68%;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轻度至中度的胃肠道反应。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口服司美格鲁肽在26周内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安慰剂,且体重减轻效果也更为显著。这些发现为进一步的长期临床研究和安全性评估提供了支持。

据悉,索马鲁肽的仿制药已在印度正式上市。对于需要购买此药的患者来说,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若考虑购买此药,患者可以选择前往国外就医,并在当地合法购买该药品。仿制药为那些寻求更经济、有效治疗方案的患者带来了希望。“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具体用药还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