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及第二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治疗携带EGFR突变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中展现了显著疗效,然而,其疗效常受限于某些耐药机制,尤其是T790M突变。因此,在采用奥希替尼作为二线治疗之前,通常需进行T790M突变的筛查。但在某些情况下,确认这一突变状态可能存在困难,尤其是当患者出现颅内复发时。本病例报告旨在探讨,在T790M突变状态未知的情况下,开始使用奥希替尼治疗的可能性及效果。

病例报告:
患者为一名70岁摩洛哥男性,被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且已转移至胸膜,同时伴有EGFR突变。他最初接受了吉非替尼作为一线治疗,并获得了完全缓解。然而,随后患者出现脑寡聚进展,而颅外病灶保持稳定。由于无法进行脑活检以确认T790M突变状态,医生决定为患者开始奥希替尼治疗。治疗后,患者病情出现部分缓解,随后接受了立体定向放疗,并在接下来的2年内实现了完全缓解。
讨论:
奥希替尼为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尤其适用于那些在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后出现脑寡聚进展,且T790M突变状态未知的患者。本病例报告展示了,在无法确认T790M突变状态的情况下,奥希替尼仍然有可能为患者带来显著的治疗效果。这一发现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并提示我们在未来需要对该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奥希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