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新闻 >>肿瘤资讯 >>肺癌 >> EGFR 19del肺癌奥希替尼治疗后进展病例分析,仿制药在哪里上市
详细内容

EGFR 19del肺癌奥希替尼治疗后进展病例分析,仿制药在哪里上市

时间:2024-08-28     作者:医学编辑李可艾   阅读

  一例54岁日本女性肺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及病情进展。患者因IIB期肺腺癌接受右中叶切除术,并在术后出现多发性肺内转移。由于检测出EGFR 19号外显子缺失,患者开始使用奥希替尼进行分子靶向治疗。然而,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出现进展,且在一个转移灶中检测出了BRAF V600E突变。

360截图20240124100321830.jpg

  病例背景

  患者,54岁女性,无吸烟史,体检中发现胸部X光片异常阴影。

  诊断为肺腺癌,实施右中叶切除术和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肿瘤大小为19×19×22mm,证实为pT1bN1M0乳头状腺癌,伴有肺门淋巴结受累。

  单基因检测显示存在EGFR 19号外显子缺失,BRAF V600E为阴性。

  治疗过程与病情进展

  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接受了四个疗程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为顺铂和长春瑞滨。

  奥希替尼治疗:术后1年零9个月,双肺出现多发性肺内转移。开始使用奥希替尼进行分子靶向治疗。

  病情缓解:术后3年零2个月,所有肺内转移瘤均消失或缩小。

  病情进展与BRAF V600E突变检测:手术4年后,左肺上段结节增大。切除结节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为与原发性肿瘤相似的乳头状腺癌。单基因分析显示,转移灶存在BRAF V600E突变。

  达拉非尼和曲美替尼治疗:由于认为整个肿瘤具有获得性耐药,开始使用达拉非尼和曲美替尼,同时停用奥希替尼。然而,治疗3个月后,剩余的肺内转移灶再次增大。

  恢复奥希替尼治疗:恢复奥希替尼代替达拉非尼和曲美替尼,所有转移性肺肿瘤均出现缩小。

  脑转移与联合治疗:初次手术后5年零2个月观察到脑转移。患者接受了化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卡铂、培美曲塞和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

  BRAF V600E突变是EGFR-TKI的耐药机制之一,但在多个EGFR 19号外显子缺失的肺转移性病变中,单病灶表现出BRAF V600E突变的报道很少。

  在本病例中,BRAF V600E未在原发肿瘤中表达,而是在一个转移灶中获得性表达,导致对奥希替尼产生耐药性。

  即使加用达拉非尼和曲美替尼,继续使用奥希替尼也很重要,因为原始驱动EGFR突变与BRAF V600E共存。

  对于此类患者,积极重复活检有助于确认新的基因表达,并指导进一步的治疗策略。

奥希替尼孟加拉(小).jpg

  奥希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结尾图片.jpg

治疗方案
更多
行业新闻
更多
药品资讯
更多
联系我们
更多

联系电话:400-001-9763、010-67385800

QQ: 2952046056

公司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龙森留学生创业园,科创十四街99号33幢D座8层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01-9763
- 咨询顾问
扫一扫,立即咨询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