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新闻 >>疾病资讯 >>风湿免疫皮肤疾病 >> 芦可替尼的停药、治疗失败及挽救治疗策略,仿制药最新消息
详细内容

芦可替尼的停药、治疗失败及挽救治疗策略,仿制药最新消息

时间:2024-07-24     作者:医学编辑李可艾   阅读

  芦可替尼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停药、治疗失败以及需要挽救治疗的情况。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详细策略:

360截图20231229114640865.jpg

  芦可替尼的停药

  在COMFORT研究中,约73%的MF患者在5年内停止芦可替尼治疗。对于因血细胞减少导致停药的MF患者,停药1周后MF症状可能再次出现。

  少数患者会发生停药综合征(RDS),其特点是1-3周内症状重新激活,疾病进展迅速,血细胞减少恶化,脾肿大迅速增加,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为防止RDS发生,芦可替尼应在7-10天内逐渐减量至停药。有研究推荐在芦可替尼停药过程中加用泼尼松20-30mg/d以预防RDS的发生。一旦发生RDS,需进行紧急支持治疗。

  芦可替尼治疗失败的标准与原因

  关于芦可替尼失败的标准目前暂无明确的全球共识。2018年ASH标准为:患者体质性症状无改善,脾脏体积无明显缩小,并对生活有消极影响;实施改善贫血症状的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却仍有药物相关性贫血或需要输注红细胞;因患者血小板减少,持续严重出血、血肿而需将芦可替尼剂量调整至低于5mg/次,每日2次;对于接受芦可替尼治疗时间≥2个月的MF患者,符合任意一条,定义为治疗失败。

  芦可替尼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包括耐药性、不耐受、疾病进展、第二肿瘤或感染并发症。

  芦可替尼治疗失败后的挽救治疗

  对于进展期MF患者,符合移植条件并有合适供者的患者,首选异基因移植。

  不符合移植条件但有合适分子靶点的患者,可考虑靶向药物治疗。

  不符合移植条件且无合适靶点的进展期MF患者,可采用标准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去甲基化药物治疗。

  对于不符合移植、靶向、化疗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羟基脲治疗。已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的患者,不推荐继续使用芦可替尼。

芦可替尼乳膏孟加拉.png

  芦可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结尾图片.jpg

治疗方案
更多
行业新闻
更多
药品资讯
更多
联系我们
更多

联系电话:400-001-9763、010-67385800

QQ: 2952046056

公司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龙森留学生创业园,科创十四街99号33幢D座8层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01-9763
- 咨询顾问
扫一扫,立即咨询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