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1期试验AURA结果以来,奥希替尼作为第三代EGFR突变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在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展现了卓越疗效,迅速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然而,后奥希替尼时代的治疗格局又将如何演变呢?

近期,一项由强生公司开发的双特异性抗体——埃万妥单抗(Amivantamab),联合拉泽替尼(Lazertinib)在晚期NSCLC一线治疗中的突破性进展,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曙光。这项名为MARIPOSA的3期国际多中心随机试验结果显示,与奥希替尼相比,埃万妥单抗联合拉泽替尼的治疗方案在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取得了显著优势。
埃万妥单抗是一种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间质表皮转化因子受体(METR)的双特异性抗体,能够同时与肿瘤细胞外的EGFR和c-MET位点结合,并通过多种机制杀伤肿瘤细胞。这种独特的双重靶向作用机制使得埃万妥单抗在EGFR通路上下游以及MET旁路的三方面阻断上具有显著优势,从而更强地抑制肿瘤并延迟耐药时间。
在MARIPOSA试验中,研究人员将既往未经治疗的EGFR突变(外显子19缺失或L858R)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分成三组,分别接受埃万妥单抗联合拉泽替尼、奥希替尼或单药拉泽替尼治疗。结果显示,埃万妥单抗联合拉泽替尼组的中位PFS显著超过奥希替尼组(23.7个月
vs.
16.6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比降低了30%。同时,联合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也达到了86%,与奥希替尼组的85%相当。然而,在确认达到缓解的患者中,联合治疗组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更长(25.8个月
vs. 16.8个月)。
尽管联合治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奥希替尼组,但大多数不良事件可通过适当的管理和支持措施得到控制。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甲沟炎和输液相关反应,但均为可逆且可控的。
这一研究结果为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埃万妥单抗联合拉泽替尼的治疗方案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有望成为该领域的新标准治疗方案。然而,在临床实践中仍需关注不良反应的管控,以确保患者能够耐受并获得最大的生存获益。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