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CNS)的转移,特别是脑转移(BM)和软脑膜转移(LM),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相当常见,且这类转移通常预示着不良的预后。本研究旨在评估伏美替尼(Furmonertinib)160mg单独使用或与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在治疗因先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失败而导致脑转移/软脑膜转移的NSCLC患者中的疗效。

研究对象为EGFR突变的NSCLC患者,这些患者已出现脑转移(BM组)或软脑膜转移(LM组),并接受每日160mg的伏美替尼Furmonertinib作为二线或后续治疗,可以联合或不联合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颅内疗效主要通过颅内无进展生存期(iPFS)来评估。
研究结果显示,BM组共有12名患者,LM组共有16名患者。在BM组中,近半数患者的身体状况欠佳,其东部肿瘤合作组表现状态(ECOG-PS)评分≥2;而在LM组中,大多数患者的身体状况也不佳。单独使用伏美替尼Furmonertinib或联合治疗的方案,在BM组中实现了中位iPFS为3.6个月(95%
CI 1.435-5.705),在LM组中为4.3个月(95% CI
2.094-6.486)。进一步的亚组和单变量分析揭示,良好的ECOG-PS与BM组中对伏美替尼Furmonertinib的良好反应相关(当ECOG-PS <
2时,中位iPFS为14.6个月,而当ECOG-PS ≥ 2时,中位iPFS仅为2.1个月,P <
0.05)。安全性方面,总共有46.4%(13/28)的患者出现了任何级别的不良事件(AE),其中14.3%(4/28)的患者经历了3级或以上的AE,但这些AE均得到了有效控制,没有导致药物剂量的减少或治疗的中断。
综上所述,单独使用160mg的伏美替尼Furmonertinib或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对于先前接受过EGFR-TKI治疗并出现脑转移/软脑膜转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是一种有效的挽救治疗方案,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可接受。这一发现为未来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如需购买伏美替尼Furmonertinib,可出国就医,“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具体处理办法还是要医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进行处理。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