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作为最常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传统R-CHOP方案虽显著提高了疗效,但仍有近40%患者面临复发或难治困境。泊洛妥珠单抗(Polatuzumab
Vedotin)作为全球首个靶向CD79b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精准靶向与高效杀伤机制,为DLBCL联合治疗开辟了新路径。

精准靶向:突破传统化疗的局限性
泊洛妥珠单抗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导弹式”作用机制:抗体部分特异性结合B细胞表面广泛表达的CD79b抗原,通过“可裂解连接子”将强效化疗药物MMAE精准递送至肿瘤细胞内。这一设计不仅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还能通过“旁观者效应”杀伤邻近未表达CD79b的肿瘤细胞,尤其适用于肿瘤异质性强的DLBCL患者。例如,在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中,泊洛妥珠单抗联合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PBR方案)的完全缓解率较传统方案提升超一倍,中位总生存期延长近3倍。
联合治疗:重塑一线与后线治疗格局
泊洛妥珠单抗的疗效提升在联合方案中尤为显著。在一线治疗中,POLARIX研究证实,泊洛妥珠单抗替代长春新碱的Pola-R-CHP方案,使2年无进展生存率提升至76.7%,疾病进展风险降低27%,亚洲人群获益更突出。对于不适合移植的复发/难治患者,3期SUNMO研究显示,泊洛妥珠单抗联合莫妥珠单抗(皮下注射)的方案,较传统R-GemOx方案将疾病进展风险降低59%,完全缓解率翻倍至51.4%,且安全性可控。这种“非化疗联合”模式为老年或体弱患者提供了更优选择。
疗效提升的深层价值:从生存期到生活质量的跨越
泊洛妥珠单抗的疗效提升不仅体现在数据上,更在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传统化疗常导致严重骨髓抑制、感染等并发症,而泊洛妥珠单抗通过精准靶向减少了脱靶毒性,患者耐受性显著提高。例如,在PBR方案中,尽管中性粒细胞减少等骨髓抑制事件仍存在,但通过剂量调整和生长因子支持可有效管理,且未显著增加严重感染风险。此外,泊泊妥珠单抗的紧凑治疗周期(一线治疗不超过6个周期)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轻了心理负担,助力其更快回归社会。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