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新闻 >>疾病资讯 >>血小板减少症 >> 艾曲泊帕Eltrombopag联合标准免疫抑制疗法在重型再障中的升血小板效果与肝毒性管理
详细内容

艾曲泊帕Eltrombopag联合标准免疫抑制疗法在重型再障中的升血小板效果与肝毒性管理

时间:2025-09-24     作者:医学编辑陈筱曦   阅读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以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为特征,传统IST方案(ATG+CsA)完全缓解率(CR)仅约30%。艾曲波帕联合IST可显著提升疗效,但需平衡升血小板效果与肝毒性风险。

  升血小板效果:从单系到三系恢复

  EBMT组织的III期随机试验纳入197例初治SAA患者,结果显示,艾曲泊帕(150 mg/d)联合IST组3个月CR率达22%,显著高于单用IST组的10%;6个月总有效率(ORR)为68%,较单用IST组提高27个百分点。中国多中心研究进一步验证,艾曲泊帕(75 mg/d)联合rATG+CsA治疗58例患者,6个月ORR达76%,其中21%实现CR。机制上,艾曲泊帕通过激活TPO受体促进残存造血干细胞增殖,同时调节T细胞免疫应答,减少对骨髓的攻击。

艾曲波帕1.png

  肝毒性管理:剂量调整与监测策略

  艾曲泊帕经UGT1A1和CYP2C8代谢,肝功能不全者需减量。在SAA联合治疗中,肝毒性发生率约15%-20%,主要表现为ALT/AST升高。一项回顾性分析纳入40例难治性SAA患者,发现75 mg/d组肝毒性发生率(18%)显著低于150 mg/d组(32%),但疗效无显著差异。因此,推荐东亚SAA患者采用75 mg/d起始剂量,若治疗3个月后未达部分缓解(PR),可递增至100 mg/d。

  长期安全性与疗效预测

  长期随访显示,艾曲泊帕联合IST未增加克隆演变风险。EBMT试验中,联合组2年累积总生存率(OS)达90%,与单用IST组无差异;克隆演变发生率仅5%,且多为预后良好的非7号染色体异常。基线网织红细胞百分比、绝对淋巴细胞计数(ALC)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可作为疗效预测指标。例如,基线网织红细胞百分比>1.5%的患者6个月ORR达85%,而<0.5%者仅40%。

  临床实践建议

  对于初治SAA患者,推荐艾曲泊帕75 mg/d联合IST作为一线方案,治疗期间每2周监测肝功能,若ALT/AST>3倍上限,暂停用药并启动保肝治疗;恢复后以50 mg/d维持治疗。对于难治性SAA患者,可尝试75 mg/d起始剂量,若3个月未达PR,递增至100 mg/d,但需密切监测肝毒性。

结尾图片1.jpg

  艾曲泊帕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治疗方案
更多
行业新闻
更多
药品资讯
更多
联系我们
更多

联系电话:400-001-9763、010-67385800

QQ: 2952046056

公司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龙森留学生创业园,科创十四街99号33幢D座8层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400-001-9763
- 咨询顾问
扫一扫,立即咨询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