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厄达替尼显著改善了FGFR突变晚期尿路上皮癌的生存预后,但几乎所有患者最终会出现耐药。耐药机制主要包括FGFR激酶结构域二次突变(如V561F、N550K)、旁路信号通路激活(如PI3K/AKT、RAS/MAPK)及表观遗传学改变。针对耐药问题,当前研究聚焦于三大策略:
更换靶向药物:其他FGFR抑制剂(如培米替尼、英菲格拉替尼)对部分厄达替尼耐药患者仍有效。例如,一项II期研究显示,培米替尼治疗厄达替尼耐药患者的ORR为25%,中位PFS为3.7个月。针对FGFR激酶结构域二次突变,第三代FGFR抑制剂(如Debio
1347)正在临床试验中,初步数据显示其对V561F突变患者具有显著抑制活性。

联合治疗:厄达替尼与化疗、免疫治疗联用可克服耐药。THOR研究亚组分析显示,厄达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FGFR突变患者的ORR提升至54%,中位PFS延长至7.2个月。机制上,FGFR抑制可上调肿瘤细胞PD-L1表达,增强免疫治疗敏感性。此外,厄达替尼与PI3K抑制剂(如布帕利西)联用可阻断旁路信号通路,初步数据显示ORR达38%,中位PFS为5.1个月。
靶向耐药相关新靶点:2025年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研究,发现COPA基因缺陷可通过降解LRPPRC蛋白、降低ID3
mRNA稳定性,显著增强厄达替尼敏感性。动物实验显示,COPA敲除可使厄达替尼治疗的膀胱癌异种移植瘤体积缩小60%,提示COPA/LRPPRC/ID3通路是潜在的治疗靶点。此外,针对表观遗传学改变,HDAC抑制剂(如伏立诺他)与厄达替尼联用正在临床试验中,初步数据显示可恢复部分耐药患者对厄达替尼的敏感性。

厄达替尼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