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400-001-9763、010-67385800
QQ: 2952046056
公司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汇龙森留学生创业园,科创十四街99号33幢D座8层
|
首款PI3Kδ抑制剂艾德拉尼Idelalisib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兴衰与启示时间:2025-09-12 2014年7月,美国FDA批准吉利德科学公司的艾德拉尼(Idelalisib)上市,成为全球首款PI3Kδ激酶抑制剂,标志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治疗从传统化疗向靶向治疗的跨越。这款药物通过选择性抑制PI3Kδ亚型,阻断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诱导恶性B细胞凋亡,为复发/难治性CLL患者提供了突破性选择。 临床突破:从Ⅲ期试验到指南推荐 在Ⅲ期Study 116试验中,艾德拉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CLL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20.8个月,较安慰剂组(5.5个月)延长近4倍(HR=0.15,P<0.0001)。该研究纳入220例因合并症无法接受化疗的患者,其中艾德拉尼组总缓解率(ORR)为81%,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13%。这一数据直接推动了FDA批准其用于CLL二线治疗,并成为2015年NCCN指南推荐方案。 进一步研究揭示其机制优势:艾德拉尼通过抑制PI3Kδ降低Akt磷酸化水平,诱导CLL细胞凋亡的同时,对正常T细胞毒性极低。Ⅱ期临床试验显示,64例难治性CLL患者接受艾德拉尼单药治疗,ORR达97%,其中93%患者PFS超过24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延长至17个月。这种“精准打击”特性,使其成为老年或体弱患者的优选方案。 兴衰转折:肝毒性与竞争格局变化 尽管疗效显著,艾德拉尼的肝毒性风险逐渐显现。Ⅲ期试验中,联合治疗组≥3级转氨酶升高发生率达15%-20%,显著高于安慰剂组(3%)。真实世界研究显示,单药治疗12个月后,9%患者因肝毒性停药,2例出现急性肝衰竭。机制研究证实,PI3Kδ抑制可激活肝星状细胞,导致胶原沉积和T淋巴细胞浸润,HLA-DRB107:01等位基因携带者风险增加2.8倍。 与此同时,BTK抑制剂(如伊布替尼)和BCL-2抑制剂(如维奈克拉)的崛起改变了治疗格局。2018年ALLIANCE A041202研究显示,伊布替尼单药治疗老年CLL患者,5年PFS率达61%,显著优于艾德拉尼联合方案(35%)。2023年ELEVATE-TN研究进一步证实,阿卡替尼联合奥妥珠单抗可使初治CLL患者PFS延长至未达到(对照组36个月),且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启示:从“单靶点”到“联合策略”的进化 艾德拉尼的兴衰揭示了靶向药物开发的两大规律:其一,单一靶点药物需平衡疗效与安全性,基因检测筛选HLA-DRB107:01阴性患者可降低肝毒性风险;其二,联合治疗是突破耐药瓶颈的关键。2025年ASH年会公布的CLL2-GIVe试验显示,艾德拉尼联合维奈克拉和奥妥珠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CLL,ORR达92%,且肝毒性发生率降至9%(通过剂量调整和糖皮质激素预防)。 如今,艾德拉尼已从CLL一线治疗退居三线选择,但其作为首款PI3Kδ抑制剂的历史地位不可撼动。它证明了抑制B细胞信号通路的有效性,为后续药物(如杜维利塞、乌米布利塞)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艾德拉尼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