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尚未有报道对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加内分泌治疗(ET)与联合化疗(CT)在临床侵袭性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R+/HER2-)晚期乳腺癌(ABC)中的疗效进行头对头比较。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我们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比较这两种治疗方案在绝经前/围绝经期女性患者中的效果。

本研究纳入了患有侵袭性HR+/HER2-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绝经前/围绝经期女性患者,并随机分配至一线利博西林(Ribociclib)加ET组或联合CT组。ET组采用利博西林(600mg每日一次,连续3周,停药1周)加来曲唑/阿那曲唑和戈舍瑞林;CT组则采用研究者选择的组合化疗方案(多西他赛加卡培他滨、紫杉醇加吉西他滨或卡培他滨加长春瑞滨)。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
共有222名患者被随机分配至两组,其中112名患者接受利博西林加ET治疗,110名患者接受联合CT治疗。在这些患者中,150名(67.6%)出现有症状的内脏转移,41名(18.5%)根据研究者判断出现疾病快速进展,另有31名(14.0%)患有有症状的非内脏疾病。总体而言,106名(47.7%)患者存在研究者评估的内脏危象。中位随访时间为37.0个月。
截至数据截止时,利博西林组有31.3%的患者已完成研究治疗并过渡到试验后访问,而CT组这一比例为15.5%。在疗效方面,利博西林加ET组的中位PFS为21.8个月(95%
CI:17.4至26.7),显著高于联合CT组的12.8个月(95% CI:10.1至18.4),风险比为0.61(95%
CI:0.43至0.87),P值为0.003。此外,利博西林组的总体缓解率为66.1%,中位缓解时间为4.9个月;而CT组分别为61.8%和3.2个月,风险比为0.76(95%
CI:0.55至1.06)。在安全性方面,与CT组相比,利博西林组的症状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与联合化疗相比,一线利博西林加内分泌治疗在临床侵袭性HR+/HER2-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绝经前/围绝经期女性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的PFS益处、相似的缓解率以及更好的耐受性。这一研究结果为临床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支持利博西林加内分泌治疗作为这类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

据悉,利博西林的仿制药已在印度正式上市。对于需要购买此药的患者来说,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若考虑购买此药,患者可以选择前往国外就医,并在当地合法购买该药品。仿制药为那些寻求更经济、有效治疗方案的患者带来了希望。“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具体用药还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