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ALK+)非小细胞肺癌(NSCLC)作为肺癌的一个罕见但特定的亚型,拥有多种治疗选择,其中包括选择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然而,关于晚期治疗中的实际治疗顺序,现有的现实世界证据仍然有限。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问题,并评估洛拉替尼的疗效与安全性,我们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纳入了所有连续接受洛拉替尼作为扩大使用计划(EAP)一部分的晚期ALK+
NSCLC患者。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

在纳入的208名患者中,女性占117名(56%),从不吸烟者占142名(69%),诊断时患有IV期NSCLC的患者占180名(87%)。腺癌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占比高达94%,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0.9岁。在洛拉替尼治疗开始时,160名患者(77%)已出现脑转移,125名患者(72%)的体能状态评分为0/1。洛拉替尼作为第2/3/4/5+线治疗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17%、30%和49%。
在先前治疗方面,共有162名患者(78%)接受过化疗,194名患者(93%)接受过第一代ALK-TKI治疗,195名患者(94%)接受过第二代ALK-TKI治疗。开始洛拉替尼治疗后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3.3个月。
在疗效方面,中位PFS为9.9个月(95%置信区间[CI] 6-12.3个月),开始洛拉替尼治疗后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32.9个月(95% CI
18.7个月至未达到),而晚期NSCLC诊断后的中位OS为97.3个月(95% CI
75.7-152.8个月)。洛拉替尼治疗的中位持续时间为11.8个月(95% CI
8.5-18.8个月)。总体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9%和86%,中枢神经系统客观缓解率达到56%。
在安全性方面,28名患者(14%)因毒性而停止治疗,洛拉替尼的安全性数据与之前发布的信息一致。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供的真实世界证据表明,洛拉替尼对于接受过多次治疗的ALK+ NSCLC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益处和较高的脑内抗肿瘤活性。

洛拉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