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卡博替尼和阿昔替尼在英格兰被广泛用于治疗经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靶向治疗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然而,关于这两种药物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数据和效果仍然有限。本研究旨在揭示英国临床实践中,患者在接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靶向治疗后,使用二线或后期(≥
2线)卡博替尼或阿昔替尼的真实治疗情况和结果。

我们对1485名符合条件的晚期肾细胞癌成年患者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中,440名患者接受了≥2线的卡博替尼治疗(88.6%为二线治疗),而1045名患者则接受了≥2线的阿昔替尼治疗(89.5%为二线治疗)。最常见的一线治疗药物为舒尼替尼(在二线卡博替尼亚组中占48%,在二线阿昔替尼亚组中占46%)和帕唑帕尼(两者分别占46%和54%)。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则是最常见的三线治疗药物(两组中分别占18%和19%)。卡博替尼的中位(四分位距)二线治疗持续时间为5.52(2.73-11.74)个月,而阿昔替尼为4.60(1.45-12.36)个月。在逆概率加权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数据显示≥2线的卡博替尼治疗组的总生存期(中位[四分位距])相对更长,达到11.2(5.7-28.0)个月,而≥2线的阿昔替尼治疗组的总生存期为10.4(4.7-22.0)个月。统计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log-rank
p = 0.0034)。
本研究利用了癌症分析系统数据库的宝贵资源,该数据库提供了广泛的真实临床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2线的卡博替尼治疗组的总生存期相较于阿昔替尼治疗组更长。

卡博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