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仑帕奈(Perampanel,商品名Fycompa)作为全球首个非竞争性AMPA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通过靶向突触后膜AMPA受体,阻断谷氨酸介导的神经元过度兴奋,为癫痫治疗提供了全新机制。自2012年FDA批准其用于12岁以上部分性癫痫发作辅助治疗以来,其临床定位已从传统抗癫痫药物(AEDs)的补充角色,逐步拓展至单药治疗及特殊癫痫综合征的核心方案。

机制优势与疗效突破
AMPA受体是癫痫发作传播的关键介质,吡仑帕奈通过抑制其活性,可减少癫痫网络中异常同步放电的扩散。三项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Study
304、305、306)纳入1480例部分性癫痫患者,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吡仑帕奈4mg/日组癫痫发作频率中位数降低26.7%-30.8%,8mg/日组降低35.3%-36.7%,且疗效不受继发性全面发作影响。2018年日本Ⅲ期研究(Study
342)进一步证实,吡仑帕奈单药治疗(4mg/日)可使58.3%的患者达到26周无发作,其疗效与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相当,但起效更快(中位时间19天 vs
32天)。
广谱抗癫痫潜力
吡仑帕奈的疗效不仅限于部分性发作。针对原发性全面强直阵挛(PGTC)癫痫的Ⅲ期研究(Study
332)显示,吡仑帕奈8mg/日辅助治疗可使31%的患者在13周维持期无发作,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12%。对于Lennox-Gastaut综合征(LGS),全球Ⅲ期研究(Study
338)纳入446例患者,吡仑帕奈8mg/日组跌倒发作频率降低36.2%,强直发作频率降低50.1%。真实世界研究(PEROC)则揭示其对于治疗抵抗性癫痫的价值:在基线发作频率>20次/月的难治性患者中,吡仑帕奈单药添加治疗12个月保留率达58.1%,应答率(≥50%发作减少)达63.2%,15.8%患者实现完全无发作。
临床定位优化策略
吡仑帕奈的剂量调整需平衡疗效与安全性。对于未使用酶诱导型AEDs的患者,推荐起始剂量为2mg/日,每2周递增2mg至目标剂量;联合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CYP3A4诱导剂时,起始剂量需增至4mg/日。2025年意大利多中心研究显示,早期添加治疗(≤1种既往AEDs)患者的12个月无发作率达49.5%,显著优于晚期添加(>2种AEDs)组的12.7%,提示其作为早期联合治疗优选的地位。此外,吡仑帕奈在儿童(4岁以上)及老年患者中的疗效与成人一致,但需注意老年患者跌倒风险增加32%,建议联合维生素B6改善平衡功能。

吡仑帕奈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